美麗背后的艱辛
危難時刻,兩名曾在鉛廠小學支教過的香港人伸出了援手。鉛廠小學及附近的7個村民小組,遠離水源,村中一個小型水庫處在山坳外12公里外的大山里。“多虧他們捐錢,給我們買了水管,這是唯一的希望。”
雨露鄉武裝部副部長王躍文說,兩名昔日的“老師”動員了香港樂施會的力量,花了幾萬元購買了一批塑料水管,“我們村民自己施工,5天之后水就能引過來。”一旦通水后,“一兩個月這個山坳飲水還是有保障的”。
在南華縣雨露鄉灑披武小學,記者遇到了兩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的支教老師———蘇語和牛司偉。
2月25日,蘇語辭掉令人艷羨的外企工作,第二次飛向云南,辭職前“還認為灑披武村很美麗很美麗”。就在幾天前,有媒體曾報道該小學斷水,200個學生只能喝臟水度日。現在,在美麗的“外殼”里,蘇語心情開始變得沉重。
這個學期開學,牛司偉前來報到時,看到了老師及學生們的慌亂———百年大旱,他們沒有任何準備。村里供應自來水的壩塘干涸后,學校動員學生到灑披武下村的魚塘里挑水,“開始只用來洗漱,慢慢地學生便喝起這種水。”
蘇語和牛司偉開始想各種辦法,蘇語的廣東同事很快寄來3000元現金;看到求救的博客后,云南藝術學院、財經學院等高校學生會開始組織捐助。
3月中旬,學生們開始喝上純凈水,“一周從縣城買回50桶,捐助的錢能堅持一個月。”但這只是權宜之計,牛司偉還是不斷看到,灑披武村的村民在晚上11點,或者凌晨三四點,挑著水桶進山,只為搶到為數不多一點滲水。
萬不得已才遷徙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缺水。離縣城十幾公里的龍川鎮咪儂嚕谷彝族聚居地,就是另一個“世界”。
谷中間的小岔河,56歲村民李宗才正忙著在地里打樁,恢復澆灌時被水沖垮的田壟。淙淙流水不停地流來,李宗才指著谷南方向說,“你去看一下吧,就在梨花盛開的地方,水庫還滿著咧。”
自南華縣城向北,過馬鞍山隧道便是咪儂嚕谷。5個彝族村莊列在十幾公里的峽谷兩端。早在1995年,充滿民族風情的咪儂嚕谷就被確立為楚雄州級自然保護區,楚雄州和南華縣兩級政府,落實了保護區的機構、人員和經費,用于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的保護確實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南華縣水利局工作人員歐陽文龍告訴記者,這片峽谷是南華縣城的供水源頭。旱情發生后,“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歐陽文龍表示,倘若一個月內再無降雨,南華縣西端的一街、五街、羅武莊和紅土坡等受災嚴重的鄉鎮,50%人口將去失去水源。“交通極為不便,又找不到水源的村寨就將無法生存。”
遷徙———讓村民帶著他們的牲畜臨時到水邊帳篷安家,待旱情緩解之后再回村寨———成了唯一的選擇。但與2005年那次不同,這次將涉及5000人口,時間將更長。
“能不動的盡量不動,但遷徙是件萬不得已的事。”歐陽文龍說,只要可以通車,縣里就為他們送水,“車運也好,人背馬馱也好,總之要讓每一個村民有水喝,這是抗旱的最低要求。”
遷徙方案已經上報,下個月,是否啟動“天”說了算。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趙洪杰實習生王巧愛發自云南楚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