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中央財政國防預算支出為7201.68億元,比去年增長10.7%。
“在經歷持續多年的補償性增長之后,我國國防費正在逐步邁向與經濟發展相同步的協調性增長階段。”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國防預算三年來保持兩位數增長。2012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長11.2%,2011年增長12.7%。
據了解,今年中國新增國防費主要有四方面用途:
一是適應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的需要,適當增加高新武器裝備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投入。
二是推進部隊后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條件。
三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緩解物價上漲影響,適當調整部隊維持性費用。
四是推動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提高部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廣州戰區考察時強調:“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
全國政協委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卓認為,國防費適度增長將更好地保障人民解放軍實現這一建設目標。
“我軍正處于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的階段,正是需要加大國防建設投入的關鍵時刻。”他說,“只有保持軍費的適度增長,才能保障作戰能力的持續提高。”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到2020年,中國軍隊要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尹卓表示,建設信息化軍隊和建設傳統軍隊的成本不可同日而語。武器裝備信息化水平越高,采購、使用、維護的成本就越高,這是世界各國軍隊建設的規律。
“提升部隊戰斗力,一是靠武器裝備,二是靠人。”尹卓說,“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部隊需要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沒有一定的福利待遇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談起這幾年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軍區某步兵旅通信連指導員王海龍深有感觸:“部隊貫徹以人為本的建軍理念,現在官兵們穿上了新軍服,吃上了自助餐,住上了新營房,軍營的凝聚力不斷增強。”
每年中國公布國防預算,總會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一些境外媒體歪曲解讀中國的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意圖,有的甚至借此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論”。
中國有13億人口,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和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
“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必然要加強國防力量建設。”尹卓說。
近年來,中國承擔的國際義務日益繁多,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護航已經常態化,還積極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在海外執行任務所需經費,是國內的數倍,有些項目甚至是數十倍。”尹卓說,“中國適度增加國防費,提升國防實力,是對本國和平的有力保障,也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從國防費占GDP比重、國民人均國防費,以及軍人人均國防費看,中國是世界上國防費投入相對較低的國家。
近年來,中國國防費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在1.6%左右,而美國超過4%,英、法等國都超過3%。
中國政府依據預算法和國防法,對國防費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制度,每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預算草案,由全國人大審批,按規定程序下達各級部門執行,并接受國家和軍隊審計部門監督。
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每兩年發表一次國防白皮書,詳細介紹國防費投入規模和使用方向,并于2007年正式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每年向聯合國提交軍費開支報告,國防費公開透明。
軍隊代表委員表示,國防費越多,就越要管好用好、用出效益來。
兩會召開前不久,解放軍四總部聯合印發《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明確了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嚴格經費分配與審批、控制非急需基建投資、規范集中采購集中支付、從嚴管控會議集訓和公務接待開支等17條具體規定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濟南軍區某紅軍師政治部副主任徐洪剛說,近年來部隊官兵衣食住行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改善,官兵們勤儉節約的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這幾年,我們全師建立了更為嚴格的財務制度,資金支付、結算報銷等環節都有管控,日常結算必須使用公務卡,徹底堵住了搞不正之風的財路。”他說。(記者李宣良 桂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