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病灶四:“最后一公里”倒逼私車出行
“我家小區離最近的地鐵站要兩公里,遇到急事時,公交車不靠譜兒,出租車打不著,騎自行車太危險,又不想坐‘黑車’、‘蹦蹦’,只能加入買車大軍。”
對一些北京市民來說,在出租車和自行車均“指望不上”時,買車,似乎成了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唯一選擇。
而這對擁堵來說,無疑是一對惡性循環。
早晚高峰“打車難”,攔到車卻遭遇拒載、挑活兒、議價……出租車本來是一個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但在陳艷艷教授看來,其作用卻沒有充分發揮。
北京市交通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北京出租車約6萬余輛,“是上世紀90年代的規模”。總量失衡首先令“打車難”逆勢難扳,而新出臺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中明確,2015年前,出租汽車總量仍將在6.66萬輛左右。
日漸升高的“份子錢”更令拒載現象“雪上加霜”。在北航西門附近餐館采訪時,幾個出租車司機向記者一致訴苦:“每人每月的‘份子錢’已經漲到了4000多元,每天起早貪黑先得把‘份子錢’賺夠了。要是堵車時段耗在路上,利潤最低,這一天差不多白干,還不如拿來吃飯、補覺。”
為了提高出租車的運轉效率,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門推出了出租車智能調度平臺。市民撥打96103即可叫車,但一位焦師傅坦承,“應承”的師傅并不多:“除非是跑機場、跑遠程,有時我在附近也沒工夫搭理,再說,要是我到的時候乘客不在了,找誰賠償去?”事實上,當乘客呼叫一輛出租車時,由于交通擁堵,出租車也很難保障“準時到達”。
總量不增的條件下,為了讓出租車的作用更大一些,陳艷艷教授建議從政策上給出租車以更多便利。“比如,可以考慮將來在設置公交專用通道時,適當地提供一些公交車和出租車‘共用’的道路,讓兩者在特定時段內‘共享路權’。”她提出。
更多專家提出,自行車作為綠色環保又便捷的交通工具,應該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最好方案。但在中國,自行車的地位卻在無可阻擋地“邊緣化”。
按照2010年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規劃,北京在2015年將保證自行車出行比例維持在23%以上。但從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來看,新世紀以來,北京市自行車出行比例連續年均下降2%,到2010年時已經只剩17.9%。
“自行車停車難,非機動車道被擠占得越來越窄,尤其是違章停車加上途經公交車站時極度不便,都嚴重影響到自行車的路權和安全。自行車出行,變得既不方便又不健康。”問及“為何不騎車出行”,大多數網民作出了上述回答。
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愿意騎車?國外的經驗或許能給我們提供借鑒。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為了打造“自行車之都”,美國洛杉磯計劃在未來30年里修建256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并嚴防機動車與自行車“搶道”。歐洲11個國家也都撥款興建自行車專用車道,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例,目前擁有超過39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和自行車高速路,接近90%的居民擁有自行車,36%的居民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方式,根據規劃,2015年哥本哈根自行車出行率將達到50%左右。
除了自行車,陳艷艷教授認為,發展深入到城市“毛細血管”的社區接駁公交專線,也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不錯選擇。
北京市交通委已邁出步伐。2011年前后,它聯合公交集團為北京部分小區提供平均單程運營里程2~4公里的接駁專線,早晚高峰雙向或循環在部分小區到附近地鐵、公交站點之間,解決了很多人的出行困難。
“用一些快速、便捷的小型社區公共交通,實現從家到公交再到目的地的‘全程無障礙換乘’,才可能解決更多‘被迫買私家車’的問題。”陳艷艷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