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11月16日清晨,5名身份不詳的男童,被發現死于貴州省畢節市城區一處垃圾箱內。目擊者稱5名流浪兒童均是男孩,最大的大概十三歲,最小的約七歲。貴州省市警方已展開調查,但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披露死者具體身份及死因。據初步分析,5個小孩可能是躲進垃圾箱避寒窒息“悶死”。(11月18日《新京報》)
除了“人間悲劇”,我實在想不出還能用什么詞匯來形容此刻內心的震顫與悲慟。再看看網絡上,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反復被引用、吟唱,更是將這種沉重不安的情緒迅速傳染、擴散。三毛、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時間,這些存在于童話世界里的“苦孩子”形象悉數浮現眼前。只是,面對5名流浪兒童僵直的尸體,誰有信心說:在他們短暫而凄慘的一生中,曾有過三毛的種種奇遇和“驚喜”?在那個霪雨霏霏的寒冷夜晚,他們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般,伴隨著種種美好的想象“沉沉入夢”?
“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都應受到關愛,但有些孩子更受關愛”――用這個奧威爾式的句子來概括當今中國的兒童保護現狀,盡管殘忍卻不無貼切。雖說“兒童最大利益原則”早已深入人心,《未成年人保護法》更是在法律層面解決了家庭、政府、社會的義務與權責界限問題,但從誕生之初的毒奶粉“哺育”,到上學后搭乘“死亡校車”,再到最終“垃圾箱里覓歸宿”,總有一些“花朵”在苦難的終日灌溉里生長、凋謝。他們的生存權、受保護權一再受到漠視、踐踏,遑論發展權、參與權。這,究竟是誰之過呢?
細究這起悲劇,5名流浪兒童的監護人在哪里?他們是留守兒童還是遭到遺棄?為什么沒有進學堂接受教育而是終日在拆遷工地上嬉戲?一連串的疑問有待那些尚未露面的家長來回答。同時,政府救濟的缺失亦對“流浪兒童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悲劇發生后,有網友在跟帖中調查:誰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救助站、避寒中心在哪里,怎么去,電話是多少?結果多數人選擇搖頭,這對于宣稱“以人為本”的城市管理者,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除此以外,那些圍觀者、那些聲稱“曾看見幾個孩子在垃圾箱里撿到一個破舊皮球,在圍墻里玩耍”的附近居民也應受到譴責:為何沒有人上前詢問一聲、關心一下呢?眾所周知,在歐美等國,就連聽到隔壁有孩子哭泣,鄰居都會報警。反觀中國,雖然悲劇發生后人人都痛心不已,但當自己遭遇類似事件時,卻往往容易成為小悅悅事件中那冷血的18名路人甲。是什么造成了這種“人格分裂”?
胡適曾說,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便是“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我們承認,不是每個“小拉茲”都會變成百萬富翁,但起碼要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著,不讓夢想過早的夭折。以此觀照,那種“天堂里沒有寒冷,不用睡垃圾桶”的話還是少說為好。
此稿件為延展閱讀內容,稿件來源為:人民網。新華網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