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通信運營商:個人信息泄密漏洞太多
除了互聯網服務商這個重要的渠道之外,同樣掌握大量個人信息的電信運營商也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家住天河區的吳小姐,喬遷新家才沒有多久,就經常接到裝修公司拉單的電話,這讓她感到非常奇怪,“我才剛搬家,好多親朋好友都還沒有通知,怎么這些裝修公司就知道我搬家了呢?”思前想后,吳小姐想起來自己為了方便收取手機賬單發票,曾經致電電信運營商進行過住址變更,“所以我覺得電信運營商那邊泄露掉我的住址信息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我就更改了這一個服務信息,其他銀行什么的,都還沒有辦呢?”
為什么運營商內部管理機制十分嚴格,但仍然會出現這樣的信息泄露狀況呢?一位電信運營商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其中涉及的因素其實有很多種,“首先還是員工個人的問題,雖然內部管理機制嚴格,但是可以輕易獲取大量用戶個人信息的客服系統、市場營銷部門等不同崗位的員工處于個人私利和外界的不法商家盈利的行為仍然存在,現在市場上的很多所謂的調查公司、私家偵探公司就是靠著這些信息賺錢的,也愿意為獲取個人信息出高價,所謂財帛動人心,難免會有意志薄弱、職業操作不佳的運營商員工會鋌而走險?!?/p>
其實不只是運營商企業的員工,目前電信運營商層層代理的銷售服務體系中也存在不少泄露個人信息的漏洞?!斑@里面主要的問題存在在代理商身上,在目前手機入網要求實名制的情況下,代理商獲得個人信息更加詳盡全面,雖然需要向運營商提供一份,但是代理商自行保留相關的信息賺些外快也實屬正常,所謂買賣買賣,有人買就自然有人賣,這種泄密漏洞實在難防?!鄙鲜鋈耸勘硎?。
在媒體工作的陳先生就曾遭遇過這種代理商的出賣,“我才剛買了個手機號碼,開通還不到半天就有一堆什么不限時長包月的上網卡,20元1G流量套餐推薦的電話打過來,其中那個不限時的包月上網卡我還真心動了,差點就準備買了,后來幸好撥打了運營商的官方客服電話查詢了一下才發現是騙局,可對方一打電話過來就能夠叫全我的名字,相關資料也了如指掌,真的像是正規運營商的客服那樣,這種騙局叫人怎么防。”
在電信運營商渠道之外,其實目前方興未艾的智能手機也正在成為泄露個人信息的一個重要源頭。目前以Android、iOS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平臺正在國內風行,應用商店下載海量應用也在成為年輕人的時尚,但是在眾多的應用商店尤其是Android平臺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中,惡意軟件著實不在少數。其中部分惡意軟件甚至能在后臺竊取用戶手機通訊錄的信息并轉發到指定的服務器,讓不法商家能夠大量收集用戶的手機號碼信息。另外還有些惡意軟件甚至能夠直接控制用戶的手機濫發垃圾短信,并且通過“病毒式”的傳播方式成為垃圾信息的傳播利器。去年,一款名為“手機僵尸”的病毒就曾經肆虐一時,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成功感染了過百萬的智能手機用戶,導致用戶直接經濟損失過千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惡意軟件的傳播渠道十分多樣,除了審批不夠嚴格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外,水貨手機、山寨機的銷售商家也成為了滋養這些惡意軟件的溫床。一些不法商家主動出錢讓水貨手機和山寨機的銷售商家在產品出貨之前預置這類惡意軟件,然后借助竊取來的用戶個人信息或者直接發送垃圾短信獲利,相關產業鏈已然成行成市,利潤規模驚人,成為了助漲個人信息泄露和垃圾信息泛濫的重要渠道。
◆個人信息泄露路徑
除了互聯網服務商、電信運營商、電信服務代理商、手機應用商店以及手機銷售上之外,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還有很多。銀行、中介機構、房地產開發商、保險公司、航空公司以及各類零售商等各種企業、機構出于經營需要,逐漸形成并積累了各自的用戶或者消費者信息數據庫,其中涉及用戶姓名、性別、年齡、生日、住址、婚姻狀況、電話、銀行賬號等大量個人基本信息。對這些信息資源,有些因管理不善而泄露,也有些是為獲取私利而惡意泄露。
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法治藍皮書》把我國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大致歸納為如下三大類:
一是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有關機構超出所辦理業務的需要,收集大量非必要或完全無關的個人信息。一些商家在辦理積分卡時,要求客戶提供身份證號碼、工作機構、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等信息;一些銀行要求申辦信用卡的客戶提供個人黨派信息、配偶資料乃至聯系人資料等。
二是擅自披露個人信息。有關機構未獲法律授權、未經本人許可或者超出必要限度披露他人個人信息。一些地方對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以及違法行為進行公示;有些銀行通過網站、有關媒體披露欠款者的姓名、證件號碼、通信地址等信息;有的學校在校園網上公示師生缺勤的原因,或者擅自公布貧困生的詳細情況。
三是擅自提供個人信息。有關機構在未經法律授權或者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將所掌握的個人信息提供給其他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航空公司等機構之間未經客戶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共享客戶信息,也很常見。
除此之外,一些商家或個人通過專業搜集他人的個人信息用來出售,從中獲利。他們或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朋友網絡,請朋友提供單位同事或周圍其他人的個人信息,或是自行套取,通過問卷調查、會員登記等方式收集用戶姓名、職業、年齡、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近年來,一些大中城市興起的商業信函公司,就是通過收集、買賣用戶“名址庫”來贏利的。(記者葉丹 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