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天津頻道1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1日,元旦佳節,巧合的是,這一天還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有關專家表示,臘八節向臘月盼年的人們傳遞著進入年關的信號。臘八為新年的前奏,過了臘八,春節的序幕也就拉開了,人們也開始"忙大年"了。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介紹說,農歷十二月為"臘月",是一年之末的最后一個農歷月份,俗稱為歲尾,又稱為冰月、寒月,文人墨客多稱為嘉平月。古代人們在這一個月祭祖敬神,與神分享祭品,與神同樂,以驅瘟除疫、接福納吉。
臘月是歲末之月,也是最寒冷的時節。當"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俗語回蕩在大街小巷時,人們盼望過年的心情也就越發強烈和迫切。民諺有:"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大嫂大嫂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媳婦媳婦你別慌,過了臘八備新妝。"
春節是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俗稱"大年",人們將歲末年初的過渡時節稱為過年。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指出,年的起點與終點在民間有不同的習慣算法,但一般是從農歷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八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有的還延續到了二月初二"龍抬頭"。人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享受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溫情與熱鬧。以至于,這段時間各地、各民族的活動、風俗很多。
很多民俗活動都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如臘月初八喝粥祭祖侍神;臘月二十三祭灶、掃塵;年三十除夕夜守歲、放鞭炮、貼春聯、剪窗花、貼福字、吃團圓飯、吃餃子、做年糕等;正月初一拜年、祭祖;正月十五鬧花燈、吃元宵等。可以說,老百姓過年,每天的事物日程都安排得緊湊而有條不紊。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夜,坐一宿;年初一,忙作揖。"這首民間流傳甚廣的民謠道出了"忙大年"的忙碌程度。
專家表示,忙完了年的各項準備工作,人們開始享受年的歡樂。在春節七天長假里,舉國上下沉浸在歡樂、祥和、吉慶的濃郁氣氛中,人們互相拜年慶祝,訪親問友,洋溢著喜慶、熱鬧、和諧的氣氛。春節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意識和宗教情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