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年復一年的“討薪難”何時休?
在“惡性討薪”事件頻頻發生的背后,如何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源上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亟待關注。專家認為,監管部門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源頭治理上,以“事前預防”替代“事后處理”,防止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的發生。
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將惡意欠薪信息錄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在建筑行業實行工資保障金制度、對欠薪逃匿企業進行“黑名單”管理等一系列具有探索意義的防欠薪辦法已逐步實施。
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廣東省春節前勞資糾紛的數量與規模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數量比2009年同期下降5%左右。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1月10日期間,廣東全省仲裁機構共立案處理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4.5萬宗,涉及農民工6.5萬人,支持農民工工資訴求約6.2億元。
杜銘漢說,目前農民工“欠薪難”的主要問題是“監管難”,在欠薪事件的高發領域建筑、加工行業,企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勞動監管部門的政策措施在操作中無法完全落到實處。
同時,解決勞動爭議案件的勞動仲裁機構也面臨力量配備不足、“案多人少”的困境。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介紹,2008年到2010年底,廣東全省勞動爭議案件的總量一直保持每年30萬宗以上的高位狀態,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各地仲裁員已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