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名小朋友躺在媽媽的懷里等候接受治療。當日,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醫護人員來到海地總理府前的廣場,為在這里避難的群眾進行診療,開展醫療救助。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倒塌,交通通訊中斷,人員傷亡情況至今難以統計,海地領導人估計死亡人數可能超過數萬人。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人為
海地地震引發的具體傷亡人數眼下難以確定。但海地總理讓-馬克斯·貝勒里夫估計,這次地震致死人數可能超過10萬。
英國北愛爾蘭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主管桑迪·斯泰塞伊認為,除地質原因外,建筑不夠結實等人為因素也是導致地震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
按照斯泰塞伊的說法,海地不少建筑物沒有按照抗震標準建造,難以抵擋強震沖擊。他以海地震后新聞圖片上的建筑為例分析說,海地的房屋“看上去用輕型建筑用磚或煤渣磚建造,而地震多發地區的建筑通常需以金屬連接磚塊”,以避免磚塊因晃動而引起建筑坍塌。
斯泰塞伊把海地建筑抗震性能不足歸因于經濟因素限制。他說,海地作為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防震、抗震。
預測
鑒于“恩里基約—芭蕉園”斷層帶的活動特點,法國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家帕斯卡萊·貝爾納推斷,同一地區今后數年內存在“相當可能”再次發生強烈地震。
貝爾納說,一次地震可能把地殼運動所產生壓力釋放到同一斷層帶上相鄰地帶,引發另一次地震,類似“多米諾骨牌”效應。
就海地所處地區而言,貝爾納預測,如果再次發生地震,震中可能位于12日地震震中以東。
英國達勒姆大學地球物理學家羅杰·瑟爾與貝爾納持相似觀點。他說,另一次地震“今后數年內幾乎肯定”會發生,“我們清楚地震發生的地點”,但“預測具體發生時間非常困難”。(郜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