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京報9月30日報道 2010年7月,5次集中強降雨洶涌而至,當這場與1998年相似的大洪水突然來襲時,歷史上飽受洪水困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再次成為全國人民牽掛的焦點。今年7月20日至23日,三峽工程經受了建成以來首次大洪水的考驗,面對多年來人們對其防洪極限、攔泄調度、減災實效的種種詰問,三峽工程用巨大的防洪效益回答著世界的疑問。
三峽工程是長江抗洪“王牌”
作為長江干流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國務院三峽辦技術與裝備司副司長周憲政介紹說,按設計標準,三峽水庫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從工程本身來講,三峽工程的設計標準可防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是可防萬年一遇洪水再加10%。即,當峰值為98800立方米/秒的千年一遇洪水來臨時,大壩本身仍能正常運行;當峰值流量為113000立方米/秒的萬年一遇洪水再加10%時,大壩主體建筑物不會遭到破壞。三峽工程可將下游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超過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也可保荊江河段安全。
7月20日8時,長江上游滔滔洪峰沖向三峽大壩。其時,三峽入庫流量達到7萬立方米每秒,超過三峽水庫建成前的1998年洪水峰值,三峽工程面臨建成以來首次迎戰大洪水的考驗。
一個月內發出15道調度令
7月17日至22日,長江防總多次下達調度令,控制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壩前水位由146.3米逐步漲至158.86米……,40%以上的洪峰被平靜地截留在三峽水庫,三峽工程順利通過首次防洪大考。
從6月19日到7月22日,長江防總連續向三峽集團公司發出15道調度令,指揮其控泄攔洪。
今年防洪經濟效益266.3億元
“如果沒有三峽大壩的攔截,單獨靠下游堤防的話,形勢將非常嚴峻,一些分洪區將面臨分洪壓力。”周憲政說,“7·20”洪峰經過三峽工程攔蓄入庫,降低荊江河段沙市站水位約2.5米,降低洞庭湖口城陵磯水位約1米,大大減輕了長江中下游河段的防汛壓力。“就三峽而言,其防洪的作用覆蓋長江中下游,但重點區域還是荊江河段及城陵磯附近地區,防洪作用也最為顯著。”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調查的實物指標,考慮洪災損失增長率和物價上漲指數,按減免洞庭湖區域錢糧湖等8個蓄洪垸的淹沒耕地、養殖水面計算,2010年汛期,三峽工程防洪經濟效益達到26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