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10歲~19歲網民構成了我國互聯網最大的用戶群體,比例達到33%,而10歲以下網民從2008年的0.4%增長到2009年的0.9%,總數大約在300萬人左右。中國互聯網用戶走向低齡化,這一現象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聚焦互聯網低齡化現象
- 半月談記者 賴少芬
“小菜農”、小博客、小網民
顯示互聯網走向低齡化
2009年8月,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等單位共同發布了《小學生互聯網使用行為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現在的小學生接觸互聯網時間大多集中在“低年級”階段,約8成小學生在9歲前就開始接觸互聯網,更有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已接觸網絡。小學生最常登錄的是一些“門戶網站”和“小游戲網站”,也有相當一部分喜歡登錄“兒童社區”。游戲是上網小學生的“最愛”,上網玩過游戲的比例超過9成。
時下,大人們瘋狂地在網絡虛擬社區中享受著“種菜與偷菜”的樂趣,越來越多的孩子也加入到“偷菜”隊伍里,QQ農場里的“菜農”呈現低齡化趨勢。在不少中小學生中,網絡虛擬社區開始流行,“摩爾莊園”“奧比島”“海底世界”“盒子世界”等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虛擬社區和游戲產品受到孩子們的追捧。
廣東省廣州市某重點小學五年級學生小威說,他很喜歡在“摩爾莊園”里“生活”,在這里,他可以通過在餐廳里烤面包、當服務員等各種打工方式賺錢,然后購買時尚的家具、漂亮的衣服和各種食物。但是,因為父母規定了每天上網的時間,他不得不瞞著父母偷偷上網。
除了網游人群漸趨低齡化,博客低齡化現象也引起關注。盡管目前對我國少兒博客數量還沒有精確統計,但中國少年雛鷹網在推出博客頻道的短短140多天內,日志總量就突破10萬篇,“小博客”的年齡集中在10~15歲,少年兒童對博客的熱衷程度可見一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青少年都把博客視為抒發感受和自我表現的平臺,以及朋友間增進了解和溝通的一種渠道,所涉及的內容以日常瑣事、朋友、學業及苦惱居多,其中提及家庭關系及父母的內容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實際上,青少年學生對互聯網的應用存在較為嚴重的失衡現象:娛樂化應用偏高,而作為學習工具的比例相對較低。在一些青少年喜愛的網游網站上,充斥暴力的游戲畫面極其逼真,刺激的情節和畫面讓不少青少年深陷其中。
荒廢學業,身心健康受損,
“網癮少年”令人憂慮
互聯網是一柄雙刃劍,在滿足了青少年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時,一些有害內容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許多自控力較差的孩子染上了網癮,給自己和家庭、社會帶來了傷害。
近年來,“網癮少年”作為受關注的一類人群頻頻見諸各類媒體。2009年9月,天津市一名中學生因沉迷網絡游戲沒有到校上課,在母親制止他打網絡游戲而與母親大吵之后,突然失去理智,揮刀將自己的左掌生生砍斷。
廣州12355預防網絡成癮咨詢熱線心理咨詢師郁輝輝說,從咨詢的情況看,“網癮少年”的普遍現象是,他們的生活幾乎完全封閉,不接觸社會,沒有任何社會活動和朋友。很多有網癮的孩子長時間不出門,除了吃飯,其余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上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網癮少年”的行為都出現各種問題。2008年廣州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接到青少年網癮咨詢電話超過4800例,這些染上網癮的孩子大多伴有撒謊、偷竊、逃學、離家出走甚至吸毒等不良行為。
廣州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主任沈家宏說,網癮對孩子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傷害,他們荒廢學業,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影響,一些“網癮少年”因為父母阻止上網而以自殺、自殘相威脅。另一方面,“網癮少年”也對他人造成傷害,很多孩子與父母關系惡劣,甚至打傷打死父母。一些孩子甚至從仇視家長發展到仇恨社會,出現一些反社會行為。
網絡分級管理勢在必行,
學校、家庭須加強引導
互聯網時代,青少年上網的趨勢難以阻擋。當前,只有監管部門、學校、家庭等多管齊下,才能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庹祖海不久前表示,網絡空間也是社會的一部分,需要立法規管。加強網絡游戲內容監管是當前的重點工作,同時會督促相關公司改進游戲規則,調整產品結構,打擊低俗之風,提高網絡游戲的文化含量。相關部委也在研究網絡實名制、網絡內容分級管理、預防和矯治網絡沉迷等重大問題。
作為直接的教育者,學校和家長的作用也非常關鍵。不少專家表示,青少年網絡成癮有三大主因: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尤以家庭因素最為重要。網癮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孩子們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不論哪個時代的青少年,他們成長所需要建立的東西都是相似的,諸如成就感、同伴關系、親子關系等等;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轉而向虛擬的網絡世界尋找解脫。
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錦華說,根據近期開展的實際調查發現,90%的青少年上網成癮都與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家長給孩子提供網絡的同時,要先考慮自己是否做好了思想準備。孩子在電腦面前的行為、心理,家長必須有所認知,家長必須補充自己的知識,與孩子一起學習、溝通。面對喜歡網絡的孩子,家長所該做的是與孩子一起投身到網絡的世界中,一起分享上網的樂趣,在同樂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正確適度地利用網絡資源,并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另一方面,學校對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教育有待提升。權威調查顯示,超過3成的未成年網絡游戲用戶在學校并沒有接受過與網絡游戲相關的引導。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習生活的單調乏味,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對于減少他們對網絡的依賴將起到一定作用。廣州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主任沈家宏說,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很少有供小孩業余游玩的區域。由于社區休閑場所缺乏,社區文化單調,當前青少年放學后沒地方玩,除了做作業外,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他建議,社區應多為青少年提供代替網絡的場所,多建一些健康的文體設施,多組織一些有益的群體活動,讓青少年可以更多地接受愛的教育,培養健全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