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雷達學院為雷達部隊輸送了大量人才。
100%的雷達學院學員畢業時會主動申請到艱苦地區,因為92%的雷達站就分布這些地區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于冬發自武漢、北京 “我需要準確的空襲情報!在日軍轟炸機沿途部署人工觀察哨,受天氣影響太大,漏報、誤報現象太嚴重!”面對日軍對戰時陪都重慶的狂轟濫炸,防空情報官員“楊立仁”顯得焦慮不安。
盡管這只是時下熱播的《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令人心酸的一個鏡頭。但它卻揭露了一個事實:60多年前,中國的防空預警系統異常原始——只能用肉眼去望穿天空,依靠雙耳捕捉云層中日軍轟炸機罪惡的馬達聲。
直到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支雷達部隊在上海安國路成立后,中國才具備了真正守衛藍天的能力。
遠離“燈紅酒綠”的神秘力量
“雷達部隊是國家領海領空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我軍所屬的雷達站,92%分布在高山、海島、隔壁和荒漠等艱苦邊遠地區。”空軍雷達學院藍江橋院長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說,由于城市電磁干擾嚴重,雷達部隊通常不會部署在城市地區,這也注定了雷達部隊是一支遠離“燈紅酒綠”的神秘力量。
蘭州軍區空軍雷達某旅旅長董友和永遠不會忘記半瓶“礦泉水”的故事。2000年春天,董友和到某基層雷達站檢查工作,一名駐站戰士第一次見到礦泉水,還誤以為是白酒。在得知礦泉水是經過幾十道工序凈化處理的產品后,這名戰士顯得非常好奇。對此,董友和非常心痛,讓戰士拿來杯子,與駐站的官兵們第一次分享了“礦泉水的滋味”。
董友和旅長的雷達旅分布在祖國的大西北地區。這里不僅海拔高、氣壓低,空氣中的含氧量通常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高原反應明顯。而且,夏季40多度的天氣長達三個多月,冬季則酷寒無比。
長年駐守在沿海地區的某雷達站排長廖建建則表示,“這些惡劣環境算不了什么,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雷達設備的防風防雷。”每逢惡劣情況,包括炊事員在內的全站人員都會上陣,風大無法行走,大家就匍匐挪動。天線在風的作用下經常隨意轉動,幾個身強力壯的戰士就爬上雷達天線,逆風推天線并將其固定住。
廖建建透露,防雷工序更加危險,因為雷達本身的金屬構造和發射的電磁波極易引來雷電,進行防雷操作都會心驚膽顫,“每次完成任務時,我們都會擦擦汗,然后彼此之間會意地一笑。這種微笑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心態。”
像呵護孩子一樣呵護雷達
雷達部隊的官兵已經習慣了24小時“無縫監視”,正常空情下的枯燥無聊,出現異常空情后的緊張忙碌,但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此外,“雷達人還要有一顆母愛的胸懷”。
“雷達是種非常精密的儀器,有時他像個小孩,需要呵護”,位于新疆邊境的某雷達站雷達情報錄取助理工程師劉華介紹,維護雷達系統的順暢運作是雷達兵最基本的工作。2007年4月,某型雷達開機時出現故障,劉華檢查時發現是變頻調速器出現了問題。但該器件是由外國進口的,制作精密,按規定不能拆開。但基地沒有備用器材,新器材空運過來至少需要4天時間。
該雷達站距離邊境200多公里,擔負著對多個方向的空中預警和“西北三防”的警戒任務,戰備繁重,4天的監控盲點是決不可接受的。劉華果斷地拆開了損壞的元器件,換上一個新電阻之后,終于使雷達天線正常運作了。
近年來,一線雷達部隊通過遠程教育、雷達學院專家連線講座等方式,已經突破了雷達官兵“軍事素質的盲區”,甚至在緊急情況下炊事班都能上陣操縱雷達。
雷達人講究“三到一長期”
鮮為人知的是,人數眾多的空軍雷達部隊卻有著一位共同的母親——空軍雷達學院,該校坐落在長江重鎮武漢。
“30多年來,我們培養的3萬多名畢業學員,100%主動申請到艱苦地區,100%服從分配,100%按時報到,扎根基層建功立業,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相當不容易”,空軍雷達學院政委黃宏自豪地對《國際先驅導報》指出,該院長期推行“到邊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長期為雷達部隊服務”的“三到一長期”育人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無論是荒涼寂寞的孤島,嚴寒缺氧的雪域高原,還是人跡罕至的大漠戈壁,都有雷院人的身影。
“‘三到一長期’的育人模式絕不是一句口號,她已經滲透進了學院文化的每一個細節之中。”黃宏政委指出,這一切只是為祖國的萬里藍天設防。
業務過硬是雷達學員畢業生最突出的優勢之一。據黃宏政委介紹,該院畢業生中有2000人成為部隊科技人才,73人榮立一、二等功,15人榮獲“祖國邊陲優秀兒女獎章”,帶出了甘巴拉雷達站等12個被中央軍委、空軍黨委授予榮譽稱號的基層標兵單位。(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