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而言,工業革命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工業革命指18世紀后期首先發生在英國隨后擴散至美、歐、日等國家的工業革命,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業過渡到采用機器生產工業的過程。這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技術革命(始于棉紡織工業的一系列技術變革),也包含了廣泛的社會變革(如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以及后來的經濟總體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因而工業革命的展開也是工業化的開始。廣義工業革命則有多種說法,與技術革命有關系密切。迄今為止,有些學者認為,世界范圍內已經進行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產業革命( 即工業革命) 開始于18 世紀60 年代,首先發生于英國,并以英國為核心擴散,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為標志
第二次產業革命開始于19 世紀70 年代,以電力和工業電氣化為標志,美國和德國在第二次產業革命中居領先地位
第三次產業革命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國計算機發明以及自動化技術的推廣為標志。20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成為新的趨勢,有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有人認為它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后半階段
2013年9月,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發表一個研究報告:《把握德國制造業的未來: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這個報告把18世紀以來的德國工業革命分為四個階段(圖2)。
圖2 德國提出工業革命的四個階段(工業4.0)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2013。
我們認為,18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大致發生了三次技術革命, 世界經濟大致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包括自動化和信息化兩個階段,目前第二個階段尚沒有結束。未來10年,第三次產業革命將進入最后的高潮,第四次產業革命處于孕育期。未來10年是從第三次產業革命向第四次產業革命轉移的戰略機遇期。
3. 工業化、工業革命與工業現代化
工業革命和工業化之間既緊密關聯又有區別,二者都與工業現代化關系密切。
首先,第一次工業革命可以視為工業化的起點,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沒有現代工業生產組織方式,也就不可能有工業現代化。幾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國家,也是較早實現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的國家。但是,工業革命的完成不能等同于工業化的實現及工業現代化的達成。
其次,工業革命與工業化是實現工業現代化的必由路徑。工業現代化不僅包括工業化和工業革命,而且包括“后工業化”和國際工業分化,包括工業經濟的世界前沿和國際差距的變化。何傳啟先生認為,第一次工業現代化的完成關鍵性標志就是工業化的完成和勞動生產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第二次工業現代化則部分對應的是非工業化的過程。
其三,工業化研究可以從歷史維度進行研究,工業現代化研究既需要歷史維度研究,更需要國際比較角度的研究。前者是縱向研究,后者是縱向和橫向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