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市場表現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持續放緩、需求增速明顯降低是有色金屬價格下跌的根本原因,而美元走強、油價走低更加劇了2014年下半年以來有色金屬價格的跌勢。當前全球制造業依然在低谷徘徊,缺乏亮點,特別是中國經濟處于結構轉型期,房地產市場低迷,使得有色金屬需求增長乏力,普遍供應過剩。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預計2015年全球銅消費增速將繼續回落,由2014年的5%降至1%,精煉銅將出現40萬噸左右的供應過剩。市場低迷迫使一些礦山和冶煉項目調整投資生產節奏,全球礦業投資項目數和金額數的增長已連續3年放緩。隨著發達經濟體復蘇、以新興市場為首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今年下半年有色金屬需求有望趨向穩定,前期高庫存逐步得到消化,市場表現謹慎樂觀。
近年隨著經濟形勢和監管規制變化,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去金融化”。在這一過程中,商品市場參與者日益復雜,新的市場風險陸續暴露。2014年中國的貿易融資事件在銅、鋁等有色金屬市場投下陰影,作為抵押品的金屬從倉儲機構流入市場,陸續有交易商和金融機構被牽涉其中,被迫去庫存加劇了銅、鋁的價格波動,并擴散到其他相關商品。此類由資本市場溢出的風險對有色金屬市場的擾動未來依然值得密切關注。
鋼鐵 2014年世界鋼鐵需求收縮,而產能繼續擴張。據國際鋼鐵協會統計,2014年全球粗鋼產量16.37億噸,再創歷史新高。盡管產能增幅已從2013年的3.2%放緩至1.1%,但供應過剩加劇導致價格一路下滑,且跌幅有擴大之勢。英國商品研究局(CRU)編制的鋼材價格指數顯示,2014年全球鋼價指數下跌11.1%,其中北美、歐洲、亞洲跌幅分別為6.1%、8.3%和15.1%。至2015年4月初,綜合指數同比跌幅擴大至16.8%,分地區指數比上年同期分別下跌22.4%、6.7%和20.5%,除歐洲小幅收窄外,北美和亞洲地區鋼材價格均加速下跌。國際鋼鐵協會于2014年10月發布報告,預計2015年全球鋼材需求量為15.94億噸,較2014年增長2%,增速大致持平。但考慮到世界經濟表現不盡如人意,特別是油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對嚴重依賴資源收入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預計鋼材市場需求依然低迷,增速恐難達到2%。加上鐵礦石及其他原材料價格拉低生產成本,鋼材價格依然有較大下行壓力。
鐵礦石市場表現更為慘淡,2014年價格跌幅高達47%,2015年以來價格繼續下跌,一季度的13周內有10周收跌。62%品位鐵礦石4月初已跌破50美元,創10年來新低。在礦價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全球主要礦山仍繼續擴大產量和產能。淡水河谷2014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32億噸,并計劃在4年內擴大至4.5億噸。2014年力拓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11%,發運量首次超過3億噸,同比增長17%,2015年計劃產量3.3億噸,2017年增至3.6億噸。必和必拓2014年產量同比增長20%,并計劃在2017年由目前的年產2.25億噸提升至2.9億噸。在需求沒有明顯回升情況下,未來鐵礦石價格繼續面臨巨大壓力。礦業巨頭的逆市擴產將沉重打擊高成本的中小礦企,加劇礦石市場壟斷格局。同時,礦石買家也將更多利用現貨市場降低購進成本,鐵礦石價格波動將更為頻繁。
機電產品 2014年世界經濟在低谷中徘徊,制造業總體發展不景氣。未來市場增長點將呈現兩極化。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工程機械、交通運輸設備、通訊設備、電力設備、農業機械等市場擴張,尤以印度市場令人矚目。印度政府大力開展公路、鐵路、港口、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實行“印度制造”、“清潔印度”、“數字印度”等一系列項目,有望對印度及世界經濟有積極拉動作用。二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及新興產業發展帶動大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特別是智能制造裝備作為高端裝備的核心、制造業裝備的前沿領域,已成為當今工業先進國家的主要競爭目標。日本政府最近通過了“機器人新戰略”,未來5年將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美國智能制造領導聯盟發布的“實現21世紀智能制造”報告確定了十大優先行動計劃,旨在以21世紀數字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加快對傳統工廠的現代化改造,改變傳統制造方式,提高效率和競爭力。德國的“工業4.0戰略”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制造業,實現實體工業生產與虛擬數字網絡的充分融合。
新能源領域發展在不同地區表現分化。受政治經濟形勢及能源補貼政策變化影響,歐盟風電投資增速急降。據歐洲風能協會報告,2014年丹麥、西班牙、意大利的風能投資增速分別下降了90%、75%和84%。美國綠色能源的發展趨勢暫時未受到低油價沖擊。據美國太陽能協會數據,2014年美國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預估達6500兆瓦,同比增長36%。另據美國風能協會數據,2014年前三季度美國風能新增裝機容量已超過2013年全年水平。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20年,風能發電占美國總發電量的比例將比2013年的4%增長一倍,2030年進一步達到16%。印度經濟快速發展使其電力需求激增,政府已制定2022年發電量翻番的目標,計劃在未來5年內建立25個太陽能園區,改造輸配電系統以吸納更多可再生能源電力。
電子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化。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逐漸被新的“互聯網+”概念產品所替代,產業設備與消費產品相互交融。包括支持物聯網的硬件設備、家居數字化和智能化設備、可穿戴設備、3D設備、交互和超高清電子產品在內的新產品市場廣闊。個人電腦(PC)市場繼續縮水,市場調查機構 IDC預計,2015年全球PC出貨量將下滑4.9%,而智能手機及其他移動設備逐漸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在半導體應用市場,在大數據、機器人、智能汽車、新一代智能家電等新產業、新產品發展的推動下,超級計算、大型存儲、傳感器等將是2015年及今后的重要增長點。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計,2015年全球半導體營銷收入將達到35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尤以與物聯網有關的處理、傳感及通信用半導體市場增長最快,預計2015年此類產品的營銷收入將激增36.2%。
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