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綜合施策穩定經濟增長。在全國“三期疊加”的大背景下,去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成為貫穿全年的突出矛盾。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及時推出穩增長“十六條”,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從多方面穩定經濟增勢。在穩投資上,加快實施一系列夯基礎、增后勁、惠民生的重大項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新增500公里,突破5500公里,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車,川藏鐵路成雅段、雅康、汶馬、綿九高速公路開工,溪洛渡、向家壩等一批水電站及特高壓輸電工程投產,成都新機場項目獲得立項批復,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在促消費上,全面開展市場拓展“三大活動”,組織1.5萬多家川企參加,并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在擴外貿上,出臺支持外貿穩增長措施,積極推進通關一體化,對外貿易突破800億美元。特別在穩工業增長上,大力推動七大優勢產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對重點傳統產業發展的分類指導,強化綜合要素保障,有針對性地對困難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幫扶,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
有力促進轉型升級發展。我們堅持在增量中調結構,在發展中促升級,確定了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進行重點培育,從中篩選出一批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省新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增長24.4%,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43%,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增長19%;我們著力引導傳統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技改投資突破5000億元;促進化解過剩產能,關閉126處小煤礦,淘汰505戶企業落后產能,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全省工業結構出現積極變化,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業占比提高0.8個百分點,傳統資源型產業和六大高耗能產業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改革發展,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增長8.8%。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5.5%,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增長40.5%,旅游總收入增長26.1%。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糧食生產持續穩定,農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經濟增速。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12.8:51.3:35.9調整為12.4:50.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