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3——城市現代化研究》。報告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務變化的特點。
報告稱,首先,階段性。從服務內容看,城市公共服務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有限的公共服務、系統的公共服務、公共服務社會化和均等化。從服務方式看,城市公共服務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政府供應為主、政府供應和社會組織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
其次,多樣性。目前發達國家的城市公共服務大致包括六大類。中國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九大類:基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服務、社會保險、基本社會服務、基本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和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廣義公共服務包括與生活環境關聯的公共交通、通信、公用設施、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費安全和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設施性公共服務:電力、天然氣、供水系統、公共交通、通信、公園、氣象服務等。
經濟性公共服務:就業服務、技術推廣、自由貿易區等。
社會性公共服務:教育、醫療衛生、消防、公共安全、公共住房、社會保障等。
政治性公共服務:軍隊、外交、法律執行、選舉服務、城市規劃、應急管理等。
文化性公共服務:公共廣播、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公共檔案館、基礎科學研究等。
環境性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廢物管理、防災減災、環境規劃等。
其三,遞進性。公共服務是逐步發展起來的。18世紀城市公共服務很少。19世紀是公共服務興起的世紀,20世紀是公共服務成熟的世紀,21世紀是公共服務轉型的世紀。
其四,延續性。城市某種公共服務一旦建立,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就可能長期存在。雖然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可以發生變化,但該種服務會長期存在和不斷發展。
其五,決策民主化和社會化。18和19世紀的城市公共服務,主要是政府部門和慈善組織提供的。20世紀以來,政府部門、非贏利組織和社會大眾,都參與公共服務的討論和選擇。
其六,分類供應。純公共產品比較少,包括政治性公共服務、城市規劃、公共安全、消防、氣象、公共廣播、環境保護等。準公共產品比較多,包括教育、醫院、基礎設施等。純公共產品性質的公共服務一般由政府提供,準公共產品性質的公共服務則是多元供應和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