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西藏自治區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4年預算草案

2014年02月28日13:4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惠農政策 重點公益林 科學發展觀 高寒高海拔 水利改革 預算執行 預算約束 財政扶貧資金 財政支農 財政風險

一、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3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實事求是,立足長遠,攻堅克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和俞正聲主席“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的指示要求,圍繞發展穩定兩件大事,突出“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重點,正確處理“八個關系”,按照民生先動、市場推動、項目帶動、金融撬動、創新驅動、環境促動的工作思路,財力分配堅持“七個傾斜”,強力助推農牧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財政推動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保障支撐能力,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一)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情況

自治區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自治區2013年財政預算為:公共財政預算總財力7,739,411萬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1,329萬元;中央補助收入5,826,106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271,976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739,411萬元,當年財政預算收支平衡。2013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233,190萬元。年度預算執行中,根據財力變化情況,經自治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同意,公共財政預算收支調整為10,211,127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調整為278,606萬元。

自治區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結果為:公共財政預算總財力11,348,103萬元,比年初預算增加3,608,692萬元,增長46.6%,比變更預算財力增加1,136,976萬元,增長11.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50,010萬元,為預算的148.1%,增長18.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0,143,103萬元,比上年決算支出增加1,089,719萬元,增長12%。上解支出3,067萬元。收支相抵并扣除結轉下年支出1,200,619萬元后,當年實現凈結余1,314萬元,其中自治區凈結余1,314萬元。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政府性基金預算財力446,457萬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30,619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27,386萬元。收支相抵,結余資金119,071萬元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以上預算執行結果待地方財政決算匯總后,會略有變化。

(二)2013年財政主要工作

1、突出項目帶動,打牢農牧業和基礎設施兩個基礎

(1)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

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投入,健全財政支農投入增長長效機制,2013年,全區財政支農支出達1,605,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64,739萬元,增長11.4%。

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資金87,487萬元,完成52,035戶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全區46.03萬戶230萬農牧民全部住上安全適用的房屋,農牧民安居工程圓滿收官。落實資金104,850萬元,完成1,000個行政村的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落實資金15,000萬元,開展500個邊境地區自然村(村民小組)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落實資金30,105萬元,解決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新增安全飲水人口28.65萬人。

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落實資金62,953萬元,支持農業高產創建,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配方施肥和高產創建示范面積分別達到30萬畝和100萬畝;進一步提高農作物和牲畜良種補貼標準,青稞良種推廣補貼達到每畝20元,改良黃牛(奶牛)補貼標準達到每頭150元,農作物良種推廣面積達249萬畝,牲畜良種推廣13.2萬頭;加大農牧民技能培訓力度,培訓農牧民6.1萬人次。落實資金17,322萬元,用于農牧業病蟲害和牲畜動物疫病防治及農牧業救災,村級動物防疫員補助達到每月300元。2013年全區糧食總產量達到96萬噸,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20元,財政對農牧民群眾的直接、間接補貼近2,200元。

推動農牧業特色產業發展。落實資金20,207萬元,實施158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項目。支持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落實資金45,400萬元,扶持特色種養、勞動力轉移項目53個,以青稞、牦牛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項目22個,建設農業產業化及菜籃子項目42個。落實資金5,202萬元,實施農村公益性項目104個。

推進扶貧和農業綜合開發。落實扶貧開發資金172,532萬元,安排扶貧項目2,694個,開展194個鄉鎮的整鄉推進、產業扶貧、興邊富民、以工代賑等扶貧工作,預計全年扶貧對象由2012年底的58.3萬人減少到45.5萬人,扶貧對象占農牧區總人口的比例由23.97%下降到18.73%。落實農業綜合開發投資50,404萬元,實施土地治理項目40個,產業化經營項目41個。落實資金12,572萬元,支持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

(2)擴大基礎設施投入規模

統籌地方財力、中央補助和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支持交通、水利、電力、保障性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年財政基建投資突破200億元,創歷史新高,項目帶動和投資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落實基建墊款114,000萬元,為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暨農網改造升級、旁多水利樞紐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實施提供支持。落實公路建設及養護資金765,167萬元,促進全區交通事業跨越式發展,深化公路養護體制改革,交通路網通行能力顯著提升,墨脫作為最后通公路的縣正式納入全國公路交通版圖。落實資金393,447萬元,支持全區10,289套周轉房、7,200套廉租房、24,512套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11,066戶棚戶區改造。落實資金142,250萬元,推進拉薩市城市供暖工程實施和建筑節能改造,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性社會建設。落實資金32,809萬元,實施37個中小河流域專項治理和6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落實資金71,500萬元,在40個縣實施小型農田(牧區)水利和專項水利工程建設,支持防汛抗旱,確保農牧業生產安全。

2、堅持民生先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全區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82,270萬元,同口徑比較(下同),比上年增長19.4%。完善社會保險體系,全面落實在編僧尼參加社會保險待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300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分別達到月人均105元、3,018元,全區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8.9萬人次,待遇支出達到34億元,社會保險政策運行平穩。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標準,分別達到每月440元和每年1,750元,快速啟動五保集中供養和孤兒集中收養工程,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支持殘疾人居家托養計劃和殘疾人就業。落實資金18,413萬元,繼續為低收入群體發放“三大節日”一次性生活補貼,確保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支持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落實資金112,211萬元,支持昌都、那曲等地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受災群眾轉移安置期間基本生活。做好優撫安置工作資金保障,確保各類優撫對象、退役士兵的基本生活。建立老干部特困幫扶機制,有效解決特困離退休干部生活困難,支持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就業援藏工作,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落實資金130,737萬元,確保西藏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全部就業和“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除,新增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7,000個,累計達到27,000個,及時足額兌現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和社會保險繳費補貼,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企業進行獎勵,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落實彩票公益金70,611萬元,支持社會福利、公共體育、殘疾人事業發展。

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區教育支出1,081,441萬元,比上年增長14.5%。進一步提高“三包”經費保障標準,達到年生均2,700元,全區“三包”經費總量達到137,895萬元,惠及52萬農牧民子女及城鎮困難家庭學生,占學前和中小學在校生總人數的95%。落實資金37,528萬元,繼續實施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政策和高校師范及農牧林水地礦專業免學費政策。落實資金12,510萬元,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惠及20.85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落實資金70,000萬元,支持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實施132所學校食堂改造和64所中小學太陽能澡堂建設。加快職業教育發展,落實資金9,206萬元,支持縣級職教中心實訓基地建設。支持高校發展,落實資金36,522萬元,提升高校綜合辦學實力。落實資金4,310萬元,加快實施教育國培計劃,進一步提高教師雙語教育教學能力。

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區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37,398萬元,比上年增長18.7%。落實文化產業發展資金5,900萬元,安排文化產業項目14個,重點支持《金珠瑪米》、《昌都解放》等影視作品制作、藝術推介中心和民族手工藝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落實資金17,742萬元,扶持精品文藝創作,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加快基層文化及文化設施建設,“百幅唐卡工程”、《魅力西藏》、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話劇《解放 解放》等文化產品受到廣泛好評。支持廣電傳媒事業發展與改革,落實資金32,452萬元,繼續實施西新工程、廣播電視無線覆蓋、農村電影場次補貼政策,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4.4%和95.5%。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落實文物保護資金23,271萬元,實施了扎唐寺、卡諾遺址、藏王墓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和夏扎莊園、色拉寺等27個自治區級重點文物單位維修項目。

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區醫療衛生支出395,858萬元,比上年增長9.6%。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農牧區醫療制度、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村醫崗位補貼標準分別達到340元/年、35元/年和300元/月。全面落實城鄉居民暨在編僧尼免費健康體檢政策。加大重大公共衛生專項投入,支持兒童先心病免費救治、疾病預防控制、婦幼衛生保健及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等工作。落實資金5,261萬元,進一步改善村級衛生室設施設備條件,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落實資金9,973萬元,建立覆蓋全區城鄉居民的大額醫療費補充商業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機制,有效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能力。落實計生事業費9,374萬元,全面推進免費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啟動出生缺陷干預試點工程,促進優生優育。

推動科技事業發展。全區科學技術支出43,190萬元,比上年增長17.7%。落實資金22,209萬元,支持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工程和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積極推進科技示范縣和農牧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建設,科技促動增產增收的作用明顯增強。落實資金2,726萬元,用于鄉鎮科普活動站、科普畫廊等科學普及項目,繼續實施科技特派員生活補助政策,科技普及活動進一步深入。

3、加快市場推動,扶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落實產業發展資金42,237萬元,支持地熱勘查、國家級整裝勘查、地質礦產資源調查等找礦突破行動實施,推進西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扶持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科學配置各項財稅政策和資金,落實資金10,332萬元,批復42個中小企業發展資金項目和33個非公經濟發展項目。落實資金7,760萬元,支持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促進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引導國有企業提升競爭力,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落實資金86,661萬元,對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的燃油發電進行虧損補貼,同時,采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逐級注資方式,解決電網戶表改造資金22億元,電力短缺現狀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加快推進農村市場工程建設,促進城鄉消費齊頭并進。落實資金12,989萬元,支持西藏民航事業發展。大力支持口岸建設和出口產品基地建設,提升自產產品出口能力,全區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0億美元。

4、強化環境促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落實資金210,981萬元,在全區74個縣繼續實施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機制,草場禁牧及草畜平衡面積達8.94億畝。落實資金72,170萬元,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加大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支持力度,實施退耕還林25萬畝,重點公益林、天然林保護面積分別達到15,203萬畝、1,915萬畝。落實資金42,240萬元,實施21.67萬畝重點區域造林,支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動植物保護、防沙治沙、森林防火等。落實資金6,000萬元,開展水生態、濕地保護試點工作,保持水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支持“金太陽”工程實施,完成總投資123,200萬元,建設獨立光伏電站62座,裝機50.78兆瓦,發放戶用光伏系統183,609套;落實資金9,381萬元,對321座“送電到鄉”獨立光伏電站進行搬遷、修復和擴容改造。落實環境保護專項資金26,773萬元,完善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有效控制污染源,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5、支持金融撬動,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利用貸款貼息的杠桿作用,撬動銀行貸款,為區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實施提供支持。落實資金23,329萬元,繼續在全區74個縣(市、區)開展政策性涉農保險工作,增強農牧業防災減災和災害應急能力。落實資金1,440萬元,推動農村金融發展,建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機制。落實資金2,500萬元,健全中小微企業財政金融政策體系,將促進農牧民增收、帶動扶貧對象就業的項目納入扶貧貸款貼息范圍,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充分挖掘保險工具的增信作用,幫助金融擔保機構防范和化解融資性風險,提升擔保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能力。

6、增進基層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落實資金157,000萬元,繼續支持“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開展,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能力,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支持創新寺廟管理,落實資金17,864萬元,強化駐寺辦公機構和警務機構能力建設,及時兌現和諧模范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和民族團結表彰經費。落實資金14,665萬元,實施寺廟僧尼宿舍維修改造工程,完善寺廟公共服務,改善廣大僧尼生活、學習、修行環境。落實資金11,299萬元,保障青藏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和安全暢通運營。落實資金5,000萬元,支持建立“聯戶平安、聯戶增收”的基層社會管理工作機制,為“先進雙聯戶”表彰提供經費保障。落實資金2,985萬元,支持村(居)黨支部第一書記開展工作。不斷提高干部職工待遇,落實西藏特殊津補貼163,886萬元,高海拔地區折算工齡補貼65,604萬元,按月住房補貼90,302萬元,將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及時落實到干部職工。

切實緩解基層政府財政壓力。堅持財力向基層傾斜,全年新增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204,186萬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資金40,000萬元,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90,700萬元。進一步加大基層政權建設投入力度,落實資金20,800萬元,改善基層干部工作生活條件。落實資金40,000萬元,支持地(市)所在城鎮美化、綠化、亮化工作,進一步提升重點城鎮提供公共服務水平和吸納就業能力。落實資金37,555萬元,完善邊境地區優惠政策,支持邊境地區穩定發展,進一步將“普惠性”邊民補助標準在原基礎上人均增加200元。

7、促進創新驅動,穩步實施財稅體制改革

完善自治區對下轉移支付制度,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和重點生態功能區補償機制。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項目滾動管理,實現預算在線下發任務、實時編報審核預算、及時通訊交流。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不斷推進。積極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自治區本級10家預算單位開展了試點工作。加強債務管理,嚴格防控債務風險。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約法十章”,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大幅度壓縮“三公”經費。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財稅庫銀橫向聯網,規范財政專戶管理,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和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進一步健全。全面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公務卡發行量和結算規模不斷增加。激活存量資金,加大結余資金統籌力度。全面清理財稅優惠政策,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完成資源稅從量定額向從價定率征收,穩步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取消13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規范招商引資行為,確保全區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規范資產管理,建立部門資產配置、使用、更新和報廢的跟蹤機制。強化財政投資評審功能,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認真履行代行中央財政監督管理職能,財政監督實現內外兼修、縱橫聯動。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區財政預算管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方面,在中央財政財力趨緊、規范“收入全留”政策、重點支出需求剛性增長等情況下,全區財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引發潛在財政風險。另一方面,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體制仍需進一步健全,預算約束有待進一步強化,違反財經紀律、鋪張浪費的現象時有發生。我們將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正確處理“離不開”與“不依賴”的關系,大力培植財源稅基,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壯大財政實力;始終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努力推進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始終堅持創新改革,實事求是,完善管理體制,健全運行機制,依法理財,科學理財。

二、2014年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預算法》、《國務院關于編制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國發〔2013〕43號)規定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編制完成了2014年西藏自治區財政預算草案。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一)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和三中全會、中央和自治區經濟工作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和俞正聲主席“依法治藏、長期建藏”的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區的總體部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發揮財稅改革在整體改革中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按照“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要求,突出“六對抓手”,增強“六個動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大“三農”、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科技、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強基惠民、創新寺廟管理等重點環節、重點工作和關鍵領域的投入,不斷夯實農牧業發展基礎,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產業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嚴格控制和壓縮“三公”經費,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預算體系,深化稅收制度改革,進一步明晰地方層級政府間財力與支出事權,完善財政體制機制,促進預算公開透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二)預算編制基本原則

2014年預算收支安排按照“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精打細算、收支平衡”的要求,體現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積極穩妥。收入預算遵照全區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穩中求進的要求,綜合考慮收入執行情況和部分地(市)的非正常增收因素,既保證一定增幅,又確保預算安排與我區的經濟發展實際相適應。

2、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支出預算充分考慮財力可能,繼續向“三農”、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科技、節能環保、維護穩定等重點領域傾斜,全力保障強基惠民、維護穩定、促進就業等重點工作的資金需求。

3、全面完整,科學合理。將中央提前下達的轉移支付全部列入預算,進一步擴大自治區對地(市)轉移支付提前告知的范圍和規模,縮小預決算差異。加大結余資金統籌力度,盤活存量資金,結合預算執行,合理安排項目支出預算。

4、嚴肅紀律,厲行節約。堅持依法理財,健全財政監督體系,嚴格財經紀律,強化預算約束,落實部門預算執行的責任主體。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中央“八項規定”、自治區“約法十章”的規定和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按5%的比例壓縮“三公”經費。

(三)2014年預算安排總體情況

2014年,全區公共財政預算總財力為8,749,892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加1,081,838萬元,增長16.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36,868萬元,增長15%;中央補助收入6,812,405萬元,比上年增加986,299萬元,增長16.9%;上年結轉1,200,619萬元。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安排8,749,892萬元。其中:自治區本級支出安排4,469,954萬元,剔除上年結轉財力后,占當年預算財力的43.3%,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地(市)級支出安排4,279,938萬元,占當年預算財力的56.7%,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財力為232,056萬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12,985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232,056萬元。

(四)2014年預算安排的重點

1、打牢基礎,加快農牧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1)加大強農惠農投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安排支農投入1,099,321萬元,比上年增加125,025萬元,增長12.8%。一是加大涉農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整合資金70,304萬元,其中地方預算財力安排13,720萬元,繼續實施1,000個行政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安排資金75,240萬元,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程。安排資金24,000萬元,支持農村交通、飲水、能源等配套設施建設。二是努力實現涉農政策和投入水平新突破。安排農牧業生產補貼資金50,296萬元,新增1萬噸化肥補貼,加大農機具、牲畜良種的補貼投入,完善牧民轉產及良種繁育補助政策。三是提升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安排資金119,561萬元,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治理,支持現代農業、農牧業特色產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四是完善農牧業發展政策扶持體系。安排農村綜合改革補助資金38,946萬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將五保戶供養標準從每年2,600元提高至2,900元,將村書記主任、其他村干部的基本報酬及業績考核獎勵標準從年人均9,126元、4,568元分別提高至10,039元、5,025元,邊境村書記主任、其他村干部基本報酬及業績考核獎勵標準從年人均9,444元、4,830元分別提高至10,483元、5,361元,村級組織工作經費按大、中、小村分別提高3,000元、2,000元和1,000元。安排資金47,838萬元,加大菜籃子工程、農牧民技能培訓、農牧業技術推廣和農業資源保護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村信息、交通、儲蓄等綜合服務發展,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五是加大農牧業防抗災投入。安排資金40,552萬元,嚴格落實涉農商業保險補貼政策,提高農業病蟲害防治和生產救災能力,將村級動物防疫員補助標準從月人均300元提高至600元。六是支持水利改革加快發展。安排資金120,980萬元,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重點中小河流治理,支持防洪抗旱、水土保持、草原水利灌溉及水生態保護。七是支持生態農牧業建設。安排資金15,800萬元,加大林業防抗災、動植物保護投入,完善林業產業扶持政策。八是加大財政綜合扶貧投入。安排財政扶貧資金154,820萬元,增加32,920萬元,增長27%。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安排基礎設施建設投入861,579萬元,增加242,352萬元,增長39.1%。一是加大地方基建投入。安排地方預算內基本建設投入90,000萬元,增加10,000萬元。二是支持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安排光伏電站蓄電池更換資金5,200萬元,“金太陽”工程地方配套資金10,000萬元。三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安排車購稅用于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70,000萬元,車購稅用于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82,887萬元,國道、省道公路養護資金123,414萬元,農村公路養護資金20,000萬元,水毀基金8,000萬元,公路大中修專項資金33,000萬元,公路客貨運場站建設資金1,000萬元。四是支持推進城鎮化建設。安排資金50,000萬元,完善城鎮功能配套建設,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提升重點城鎮公共服務能力。五是支持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安排周轉房、廉租房建設資金60,000萬元,口岸建設資金5,000萬元,地質災害防治資金5,000萬元。

2、突出重點,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1)加大產業扶持投入,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安排產業發展投入178,307萬元,增加61,347萬元,增長52.5%。其中:安排資金21,600萬元,支持國有企業改制,加快國有流通企業和通信業發展,大力培養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安排資金31,817萬元,支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安排資金6,000萬元,加大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投入,并對擔保、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進行風險補償,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安排資金31,000萬元,支持工業園區建設;安排資金87,890萬元,推動各行業安全生產,支持民航、旅游產業發展和礦產資源勘探,對無電地區燃油發電進行虧損補貼。

(2)加大節能環保投入,支持構建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安排環境保護投入388,968萬元,增加62,277萬元,增長19.1%。安排資金49,850萬元,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獎勵。安排草原生態獎補資金210,981萬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77,223萬元,重點區域造林資金20,000萬元,天然林保護工程補助資金9,611萬元,退耕還林資金5,658萬元,濕地和水生態保護補償試點資金6,000萬元。安排節能環保專項資金7,000萬元,城鎮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資金2,000萬元,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645萬元。

3、強化保障,促進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1)加大民生投入,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民生投入638,276萬元,增加109,077萬元,增長20.7%。一是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安排各項社會保險補助資金138,645萬元,繼續提高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水平,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由每年300元提高至340元,確保全區醫療、養老、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險政策健康平穩運行。認真落實全民意外傷害險和全民大額醫療費補充商業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大額醫療費補充商業保險賠付標準。二是加大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投入。安排資金172,971萬元,擴大全區救災物資儲備規模,支持昌都、那曲地區災后重建,全面推進五保集中供養和孤兒集中收養工作,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繼續為低收入群體發放“三大節日”一次性生活補助,提高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月440元提高至490元,將農村低保標準從每年1,750元提高至1,950元。三是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安排資金127,052萬元,保證27,000名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工資及社保繳費補助的資金需求,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企業繼續進行補貼和獎勵,確保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四是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安排資金82,076萬元,認真落實住房按月補貼和住房公積金政策,為拉薩市城鎮居民發放供暖補貼,將“三老”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在原基礎上提高50元,將干部職工取暖補貼標準從取暖期內每月220元提高至250元。五是支持社會優撫安置工作。安排資金98,518萬元,做好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軍隊移交地方安置離退休人員和退伍義務兵的安置工作。繼續實施特困離退休老干部幫扶工程,支持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為老干部療養、參觀提供資金支持。六是加大市場風險應急準備投入。安排資金19,014萬元,完善地方糧油儲備輪換機制,化解物價變動帶來的市場風險。

(2)加大社會事業投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堅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安排教育事業投入770,951萬元,增加89,575萬元,增長13.1%。加快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加大中小學校舍安全維修投入,繼續實施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啟動實施高寒高海拔中小學“四有”工程(暖廊、水井、澡堂、菜窖),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繼續提高“三包”和師生公用經費標準,將“三包”經費標準從年生均2,700元提高至2,900元,將教師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公用經費分別提高200元和160元。二是努力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安排文化事業發展資金35,553萬元,增加5,990萬元,增長20.3%。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和百幅唐卡工程實施,加大重點文物、寺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投入,繼續實施文化館站免費開放政策,鼓勵文化創作。三是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安排衛生事業發展資金220,930萬元,增加47,413萬元,增長27.3%。進一步改善村級衛生室醫療條件,開展育齡夫婦出生缺陷干預試點,完善全民(含在編僧尼)免費健康體檢、兒童先心病免費救治及城鄉醫療救助政策,加大重大公共衛生項目投入,加快藏醫藏藥事業發展,提高醫療衛生經費保障標準,將農牧區醫療制度財政補助標準從每年340元提高至380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年人均35元提高至45元,將村醫崗位補貼由每月300元提高至600元。四是推動其他社會事業發展。安排宣傳經費8,000萬元,支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為中央媒體宣傳報道西藏工作提供資金支持。安排資金2,500萬元,用于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安排資金5,000萬元,支持重大課題調研及“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4、強化支撐,支持科學技術推廣和人才引進

安排科技投入22,636萬元,增加2,590萬元,增長12.9%。加大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科學普及投入,促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安排人力資源資金15,000萬元,支持教育、衛生、科技人才引進,加強人才及干部隊伍建設。安排資金27,000萬元,為鄉鎮學校和村教學點的正式教師、鄉鎮衛生人員以及鄉鎮工作人員發放生活補助,引導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

5、鞏固基石,增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1)加大基層組織建設投入,推動城鄉社區和諧穩定。安排基層組織建設投入183,370萬元,增加26,394萬元,增長16%。其中:安排資金155,700萬元,繼續做好強基惠民各項資金安排;新增安排資金11,216萬元,用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安家補助、辦實事和辦公設備配備;新增安排資金13,000萬元,支持“雙聯戶”工作開展和先進“雙聯戶”表彰;安排資金7,454萬元,支持村級組織、社區居委會和黨團組織建設。

(2)加大基層財力補助,推動層級政府均衡發展。安排自治區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1,345,298萬元,增加318,820萬元,增長31.1%。新增安排資金40,000萬元,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安排邊境地區轉移支付69,100萬元,增加7,600萬元,將一線、二線“普惠性”邊民補助標準分別從年人均1,200元、1,000元提高至1,400元、1,200元。安排基層財政獎勵資金35,000萬元,西部政權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資金33,757萬元。

各位代表,201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在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代表的監督,虛心聽取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深化財稅制度改革,完善制度、明確事權、規范執行、透明預算、提高效率,確保預算圓滿完成,為實現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