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2.3 海洋保護區生態狀況
2012年,對全國32個國家級海洋保護區開展了監測,其中海洋生物物種類保護區19個;海洋自然遺跡類保護區13個。監測結果表明,海洋保護區環境質量狀況良好,主要保護對象或保護目標基本保持穩定。
2.3.1 海洋生物物種類保護區
環境質量狀況
大部分海洋生物物種類保護區環境質量狀況良好。保護區海水中化學需氧量、溶解氧和石油類等監測要素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站位比例均在66%以上;沉積物中有機碳、硫化物和石油類等監測要素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保護對象或保護目標狀況
文昌魚、中華白海豚、鳥類、珊瑚、紅樹植物、水仙花等重點保護的野生生物基本保持穩定。
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昌魚棲息密度為10~300個/平方米,平均為98個/平方米;生物量變化范圍為0.2~18.5克/平方米,平均為5.9克/平方米。2002年以來,文昌魚的棲息密度和生物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11年和2012年略有回升。文昌魚棲息地退化,砂含量變化及沉積物類型改變,文昌魚分布區向深水區延伸,主要分布在新開口與大蒲河口外5~15米等深線海域范圍內。
1999~2012年8月河北昌黎文昌魚棲息密度及生物量變化趨勢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鳥類52種,主要有黑鸛、東方白鸛、天鵝、鳳頭等。
普陀中街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鳥類種群數量保持穩定,主要鳥類粉紅燕鷗和黑枕燕鷗均出現200只以上的種群。
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黑尾鷗成鳥450只,幼鳥200余只,表明本年度黑尾鷗在韭山列島成功繁殖。
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生水仙花10月中旬已大量發芽,平均株高32.6厘米,平均密度為295株/平方米。
樂清市西門島海洋特別保護區監測到鳥類40種,蒼鷺和磯鷸為最常見種類,春季有中勺鷸、翻石鷸,翹嘴鷸、鐵嘴沙鸻、灰尾漂鷸、蒙古沙鸻等候鳥出沒,秋、冬季有黑尾鷗、紅腳鷸、黑腹濱鷸等候鳥出沒。保護區紅樹林主要品種為秋茄,面積13公頃,株高0.2~3.9米,平均密度為2.0萬株/公頃。
廈門珍稀海洋生物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昌魚棲息密度為4~363 個/平方米,平均為91個/平方米;生物量變化范圍為0.01~13.8克/平方米,平均為3.29克/平方米。2010~2012年文昌魚的棲息密度和生物量總體呈回升趨勢。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總體穩定,共發現中華白海豚136次、428頭次,其中火燒嶼觀測點發現64次、234頭次。
2004~2012年福建廈門文昌魚棲息 廈門海域中華白海豚
密度及生物量變化趨勢
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活珊瑚蓋度為5~44%,平均為19%;石珊瑚死亡率為0.5~16.7%,平均為8.3%,較上年明顯降低。
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有桐花樹、木欖、秋茄、白骨壤、紅海欖等品種,株高0.5~5.9米,平均密度為0.5萬株/公頃;圈林養殖、人為挖掘和蟲害導致區內紅樹林密度有所下降。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面積1 274公頃,主要有桐花樹、木欖、秋茄、白骨壤、海漆、露兜、黃槿、水黃皮、老鼠簕等品種。
海南萬寧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監測到珊瑚43種,活珊瑚蓋度為10~30%,平均為20%。
海南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珊瑚47種,活珊瑚蓋度為1~60%,平均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