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2、國際體系的變化
通過比較現代化過程的起點截面和終點截面(分析截面)的國際體系的差別,可以認識國際體系的變化。國際體系變化包括體系組成、結構、水平和特征的變化,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
(1)國際體系變化的定性分析
首先,國際體系的文明組成和結構。例如,在現代化過程的國際體系中,文明共性長期存在,傳統性、第一現代性和第二現代性的比例隨時間而變化(圖2-18)。
在第一次現代化過程中,第一現代性逐步形成和擴散;在國際體系的文明結構中,第一現代性的比例提高,傳統性的比例下降,文明共性持續存在和有所變化。
在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第二現代性逐步形成和擴散;在國際體系的文明結構中,第二現代性的比例提高,第一現代性的比例下降,傳統性的比例很小,文明共性持續存在和有所變化。
其次,國際體系的水平變化。在1763~1970年期間,在國際體系中,進入第一次現代化和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數量逐步增加。1970年以來,在國際體系中,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和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的數量和比例增加,處于傳統農業社會的國家數量和比例減少。
(2)國際體系變化的定量分析
首先,國際體系的階段結構。在1700~1970年期間,進入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數量增加。1970年以來,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國家數量增加(圖2-19)。國際體系的階段結構隨時間變化。
其次,國際體系的水平結構。例如,在1700~2005年期間,發達國家比例小于20%,發展中國家比例大于80%;發展中國家包括中等發達國家、初等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國際體系的水平結構具有相對穩定性(圖2-20)。
其三,國際體系的人口結構。例如,在1960~2005年期間,發達國家人口比例下降,發展中國家人口比例上升;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人口數量和比例上升,處于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口數量和比例下降。國際體系的人口結構不斷變化。
其四,國際體系的國際差距。在1700~2005年期間,有些指標的國際差距持續擴大,如人均國民收入和經濟效率等;有些指標的國際差距從擴大到縮小,如小學普及率和成人識字率等。
3、國家狀態的變化
在現代化過程中,國家狀態是國家現代化狀態的簡稱,包括它的階段、前沿、水平和國際地位等。國家狀態的變化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通過比較國家現代化過程的起點和終點截面(分析截面)的國家狀態的差別,可以分析它的變化(圖2-21)。
(1)國家狀態變化的定性分析
首先,起點與終點截面的比較分析。可以分析國家現代化的階段、前沿、水平和國際地位的變化等。一般而言,國家現代化的階段和前沿隨時間而變化;從國內角度看,國家絕對水平可以持續提高;從國際角度看,國家相對水平可升可降,并導致國家的國際地位的變化。
其次,從國家前沿變化角度分析,現代化過程的主要結果包括現代性、特色性和副作用的形成,包括勞動生產率和生活質量提高、社會進步、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生態變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等。
國家第一次現代化過程的主要結果是第一現代性和特色性的形成,可能還有副作用,不同國家的副作用可能有所差別。國家第二次現代化過程的主要結果是第二現代性和特色性的形成,可能還有副作用,不同國家的副作用可能有所差別。發展中國家的綜合現代化的主要結果包括第一現代性、第二現代性和特色性的形成;第一現代性的比例先升后降,第二現代性的比例不斷增加;可能還有副作用,不同國家的副作用可能有所差別。
其三,從國際地位變化角度分析,現代化過程的結果包括國際分化和國際流動等。例如,經濟效率和國民收入的國際差距變化,欠發達國家相對貧困化;國際分工變化,國際差別擴大;國家排名和國家分層的變化等。
(2)國家狀態變化的定量分析
國家現代化的階段、水平和國際地位等,可以進行定量分析。
首先,國家現代化的階段分析。根據國家的產業和就業結構,判斷國家現代化的階段。
其次,國家現代化的水平分析。《中國現代化報告》提出了第一次現代化評價、第二次現代化評價和綜合現代化評價模型。2005年4組國家的水平的差別是明顯的(表2-15)。
表2-15 2005年四組國家的現代化水平
國家 |
FMI |
SMI |
IMI |
人均GNI |
國家 |
FMI |
SMI |
IMI |
人均GNI |
發達國家 |
|
|
|
|
初等發達國家 |
|
|
|
|
美國 |
100 |
109 |
96 |
43560 |
巴西 |
95 |
47 |
52 |
3550 |
日本 |
100 |
102 |
94 |
38950 |
南非 |
87 |
40 |
42 |
4770 |
德國 |
100 |
93 |
93 |
34870 |
中國 |
86 |
40 |
38 |
1740 |
法國 |
100 |
92 |
90 |
34600 |
泰國 |
81 |
36 |
35 |
2720 |
英國 |
100 |
91 |
90 |
37740 |
埃及 |
85 |
35 |
34 |
1260 |
中等發達國家 |
|
|
|
|
欠發達國家 |
|
|
|
|
希臘 |
100 |
70 |
71 |
19840 |
印度 |
65 |
26 |
28 |
730 |
葡萄牙 |
100 |
68 |
69 |
17190 |
肯尼亞 |
54 |
25 |
24 |
540 |
捷克 |
100 |
68 |
63 |
11220 |
尼日利亞 |
55 |
25 |
23 |
560 |
波蘭 |
100 |
60 |
60 |
7160 |
尼泊爾 |
47 |
20 |
22 |
270 |
智利 |
98 |
57 |
58 |
5870 |
布隆迪 |
38 |
15 |
17 |
100 |
注:FMI為第一次現代化程度,SMI為第二次現代化指數,IMI為綜合現代化指數。人均GNI單位為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等 2008.
其三,國家現代化的國際地位分析。《中國現代化報告》提出了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初等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分類標準。例如,在50年里,發達國家降級的概率約為10%左右,欠發達國家升級的概率約為10%左右。
其四,國家現代化的差距分析。比較起點和終點的國家現代化的國際差距和地區差距的差別,可以分析它的國際差距和地區差距的變化。
(3)世界范圍的國家現代化的主要結果
從世界范圍的國家現代化過程看,國家現代化的結果主要包括現代性、特色性和多樣性的形成、國家水平和國際地位變化以及副作用等。在任何歷史截面,沒有兩個國家的現代化結果完全一樣,國際差別有大有小,不同國家各有特色。不同國家現代化的共性結果組成現代性;不同國家的特色性、持續存在的部分傳統性和副作用等,組成現代化結果的表現形式的多樣性。相對而言,如果說現代性反映了現代化的本質屬性,那么,特色性主要反映了現代化的形式多樣性和環境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