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研究員在《2010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發展歷程回顧與展望”的文章,對60年來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了概述。
中國科學院的空間科學事業始于1958年,文章首先對中國科學院在不同階段所對空間科學探索與試驗所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簡要介紹。(1)從1959年到1965年這段時間主要是以發展火箭探空和開展短期的空間試驗為主。這一階段發射了大量的探空火箭,對高層大氣、電離層和宇宙射線開展了直接的探測和研究。(2)1965年到1970年。1965年我國的遠程運載火箭取得了成功,1970年4月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3)1971~2000年,科學家先后在4顆實踐系列衛星和多顆返回式衛星上開展了的科學探測和試驗。(4)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雙星計劃赤道區衛星(TC-1)和極區衛星(TC-2)分別成功發射。該計劃是我國第一個根據科學目標進行軌道設計、衛星設計和載荷設計的空間科學衛星計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4)2007年10月,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順利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自應用衛星、載人航天之后,航天技術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進入太陽系深空。
文章最后指出,進入21世紀后,空間科學對基礎研究、航天和高技術以及人類生存發展的重大應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從2006年開始組織全國空間科學領域的專家,開展了我國空間科學發展中長期規劃研究。2009年出版了《中國至2050年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對我國空間科學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今后的跨越發展階段,我們將針對兩大基本科學問題提出和設計空間科學衛星的研究目標。其一是關注物質的本質,也就是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以及物質的基本運動規律;其二是人類和太陽系的關系,也就是太陽的活動、太陽和太陽系(包括地球系統)的關系,以及地球的演化。在這兩大科學主題之下,數十個科學衛星計劃建議提了出來。(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10科學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