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2010年《國家競爭力報告》發布會舉行,中國網現場直播。(中國網 趙娜 攝)
中國網北京10月25日訊(記者程圣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等今日在京發布的2010年《國家競爭力藍皮書》顯示,當前中國的國家競爭力總體略強于印度,而印度在部分領域領先中國,未來中國應盡力拉開與印度的距離,把握競合主動權。
10月25日,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中國國家競爭力報告》發布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由倪鵬飛博士主持完成的2010《國家競爭力藍皮書》。
藍皮書對中印競爭力進行詳細比較,指出,中印兩國毗鄰而居,是世界上最大和發展最快的兩個新興經濟體。用顯示性和解釋性兩個框架對中印兩國的國家競爭力進行比較后發現:在2000年之前,中印兩國的國家競爭力水平相當,中國在上世紀末迅速做出調整,國家競爭力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在2004年后,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差距開始逐漸拉大。2008年,中國國家競爭力排名第17位,印度在100個國家和二十國集團中的排名分別是第42位。
雖然從總體競爭力的角度看,中國略強于印度,然而從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創新能力等細分角度分析,中印兩國都存在各自的發展特點: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且保持基本穩定,經濟增長率多年來位居全球前列,印度經濟增長起伏波動相對較大;印度相比中國在產業結構上優勢明顯,2008年印度的服務業比重為52.94%,而中國僅達到41.89%,差距較大。
中印兩國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種種短板。目前中國在國內主體素質、供給水平等方面優勢明顯,例如近年來中國企業的綜合素質在G20中排名前5名,而印度處在13名左右;不過,印度在社會管理、產業集中等方面較中國略微領先,如印度在產業集中度指數上位居G20國家第8,并有上升趨勢,而中國僅排名第17,落后較多。需求水平、國內聯系、公共制度是中印兩國共同的薄弱環節,但印度差距更大。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兩國在全球聯系方面的進步都很明顯,未來都有較大機遇;但國內需求結構不合理則成為制約兩國長期發展的主要挑戰。
藍皮書認為,中印兩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兩大發展中國家,未來兩國獲取全球資源與市場的水平競爭可能越來越激烈,在與發達國家的垂直競爭中也需要合作。盡管就目前來看印度的國家競爭力水平與中國有一定差距,但印度仍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國學習,如法制建設、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等。中國應在保持好國內主體素質、供給水平優勢,保持制造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人才培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把握競爭的主動權。
新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