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加快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步伐,最根本的要靠改革開放。戰勝當前困難和挑戰、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必須繼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一,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按照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可以進行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
第二,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鼓勵國有大型鋼鐵、煤炭集團進行低成本擴張,加快整合中小鋼鐵企業、煤炭企業和港口資源、地方礦產資源。推進中小型國有企業改制和劣勢企業退出,省屬劣勢企業要全部退出,市縣屬中小企業全部完成改制。引導企業創新融資方式,用好用活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產業投資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進一步理順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有效防范國有企業經營風險。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改制企業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第三,繼續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搞好增值稅轉型改革,做好成品油費稅改革的相關工作,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深化財政改革,擴大支出責任劃分和三年滾動預算試點,推進產糧大縣省財政直接管理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籌措項目資本金,發展性專項資金優先用于國家支持項目的資金配套。增加教育、社保、就業、醫療衛生、廉租住房、公共安全等民生支出。堅持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大力開展財政增收節支。
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增強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支持國有股份制銀行改革,鼓勵其為我省經濟發展服務。不斷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資擴股支持我省城市商業銀行做大做強。綜合運用經濟和行政等各種扶持手段提高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加快向農村合作銀行、商業銀行發展。積極穩妥發展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推動外地銀行落戶河北。促進保險、證券業健康發展,加強投融資平臺建設,深入推進企業上市和發債工作,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完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出臺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管理辦法,推行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制。
第四,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出口市場多元化、集約化,以質取勝,穩定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市場,鞏固日韓、俄羅斯、東南亞市場,開拓南亞、中東、中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用好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鞏固鋼材、服裝、醫藥等傳統骨干產品出口,擴大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鼓勵有核心競爭力的出口企業搶占國際市場。集中培育新能源、信息產品等八大出口產業集群,支持省級出口基地和出口超億美元大戶壯大規模。圍繞產業發展需要,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原材料進口。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15%左右。
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注重市場和客商細分,注重現有企業增資擴股,注重產業資本引進,深入推進精細化招商,提高對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和央企的合作,鼓勵一切投資者到河北投資興業,推進農業、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公用設施、信息產業、金融等行業的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力爭達到40億美元,增長11%。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要求,推進開發區擴區升級,支持4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加快發展。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開展重要資源能源、基礎原材料合作和工程承包、勞務輸出。
五、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根本途徑。要抓住當前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符合河北實際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水平,推動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成果。
第一,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積極發展社區服務、商貿流通和社會養老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務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大力發展旅游業,培育壯大旅游龍頭企業,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打造精品旅游景區和線路。實施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搭建環京津旅游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重點建設白洋淀溫泉休閑聚集區、秦皇島-樂亭濱海度假帶等七大產業聚集區,促進休閑旅游、娛樂產業轉型升級。結合三年大變樣工作,加快“退二進三”步伐,城鎮黃金地段優先用于發展服務業。支持服務業重點項目、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配套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改變我省服務業嚴重滯后的局面。
第二,積極培育新的支柱產業。要把發展裝備制造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延伸鋼鐵產業鏈,重點培育壯大10大產業基地和12個產業園區,做大龍頭企業,培育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名牌整機產品,推進協力配套產業和集群發展,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裝備制造業成為繼鋼鐵產業之后的我省又一個支柱產業。繼續推進鋼鐵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做大做強鋼鐵工業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層次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鋼鐵工業的質量效益。發展壯大石油化工業,加快形成規模合理、技術先進、上下游產品關聯配套的石油化工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抓好通信設備及數字整機等10大專項工程建設,推進投資超10億元的22個信息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開發,推動相關設備制造,努力把新能源打造成我省產業發展的新優勢。加大食品、醫藥、建筑建材、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力度,提高產業層次,積極培育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
第三,加強產業聚集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優先配置土地資源、提供投融資服務、建立考核評價制度等方面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已經確定規劃建設的32個產業基礎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的聚集區加快發展,強化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支持發展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推進軟件產業、衛星導航等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引領作用的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企業“退城進郊”。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產業聚集區建設作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重要舉措,落實完善政策,加快建設進度,加強基礎配套建設,推動產業集聚集約發展。
第四,加快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抓好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和科技創新示范工程,為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技術轉移機制,集中支持重點企業加快技術創新。重點抓好20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0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三大平臺”建設,組織實施唐山高速動車組系統集成創新及產業化等3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培育100家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為自主創新提供智力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定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意見。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技改資金支持,拉動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第五,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引導企業增優汰劣,上大壓小,加快鋼鐵、電力、建材、焦炭、造紙等重點耗能污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用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深入開展“雙三十”節能減排示范工程,加強對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設區市的督導檢查。對一般制漿造紙企業實行全行業退出,對未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超過排放總量、能耗增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或企業,高于當地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水平和增加相應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一律不再批新建。繼續實施“雙百企業”節能工程,對726家重點排污企業,實行污染排放自動在線監控。所有燃煤機組要安裝脫硫裝置并正常運行。對省內七大水系實施跨界斷面水質與財政掛鉤的生態補償機制,在重點行業實行差別電價、階梯水價,完善節能減排與用地指標、財政補貼等相掛鉤的機制。強化目標考核,對逾期未完成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任務的地方和企業,嚴格執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