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夏,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所屬8縣市全部被納入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特困地區。
臨夏扶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新一輪扶貧開發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2013年4月和今年3月,汪洋副總理先后兩次來到臨夏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蹲點和回訪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民委量身制定《關于支持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若干意見》,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親切關懷,巨大鼓舞。臨夏州各族干部群眾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合力攻堅,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但是,由于自然、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約,臨夏州仍有560個貧困村,9.57萬戶貧困戶,42萬貧困人口,且集中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薄弱的干旱山區和高寒陰濕地區,是減貧脫貧難度最大、最難啃的“硬骨頭”。
“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任務,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主攻方向,堅決打贏民族貧困地區扶貧攻堅戰。”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后,臨夏州通過專題調研、廣泛研討和政策對接,制定出臺“1+17”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實施方案。9月1日,以州委全委擴大會暨全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的形式,審議通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決議。
“今年減貧10.5萬人。2017年完成減貧31.23萬人。2019年實現整體脫貧。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努力與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臨夏州明確扶貧攻堅戰大決戰的任務書和時間表,開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征程。
做什么——推進到村到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保障、產業培育項目
臨夏州聚焦今年重點攻堅的16個貧困片帶和110個整村推進村,整合項目資金13.4億元,實施563公里農村道路、1.87萬戶危房改造、2751戶易地搬遷、5.04萬人安全飲水、39個貧困村動力電覆蓋等項目,推進貧困村到村到戶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村、貧困區域加快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在貧困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上,臨夏州圍繞教育、衛生計生、文化、社會救助四個方面,集中扶持資金12.2億元,新建165所農村幼兒園、173個村衛生室、2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130個鄉村大舞臺,同步建設山區寄宿制學校和縣級職業學校,并對因病、因學致貧的貧困戶,全面落實中職學生助學金、省內高職學費免除、大學助學貸款、提高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等特殊扶持政策。
在產業培育上,臨夏州統籌安排3.9億元補助補貼資金和8億元專項貸款,用于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并把到戶到人的扶持項目與促進產業的相對集中結合起來,把力保當年增收與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群眾自主發展產業與能人大戶的帶動結合起來,實現產業選擇的最優化、增收效益的穩定化和脫貧成果的做大化。
“抓點帶面、典型示范”。臨夏州適時總結東鄉縣布楞溝村和積石山縣肖家、陽山、蘆家莊村精準扶貧實踐經驗,積極放大政策效應,著手建立20個精準扶貧綜合示范村,統籌推進農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搬遷、安全人飲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扶持特色種植、畜禽養殖、技能培訓、就業創業、勞務輸轉等到戶產業項目,以點帶面、樹立標桿,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式創新。
怎么做——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底數、問題、對策、責任和任務“五清”
臨夏州制定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實施方案、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檔案資料目錄方案,確定貧困村“131”識別法和貧困戶“9771”識別法,提高扶貧對象準確率。所屬8縣市結合第一批項目計劃編制,扎實開展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通過群眾評議、公示公告,核準貧困人口脫貧名單。
為了實現扶貧對象精準、內容精準、成效精準,臨夏州在今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計劃編制過程中,充分應用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成果,創新采用“菜單式”扶貧方式,由貧困群眾自己點選所需要項目,然后形成項目清單,有效解決了項目難以到戶的問題。
圍繞加強扶貧資金管理,臨夏州提出州縣市“4+5”扶貧項目資金監管辦法,對今年所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實行項目同步實施、資金同步管理,每一個項目建一份監管檔案,確保項目按計劃實施,資金按要求使用。
前三年集中攻堅、后三年鞏固提高”。臨夏州還綜合考慮貧困片區貧困鄉村的基礎條件、人口基數、脫貧難度、區域分布等因素,對各縣市和貧困鄉、貧困村的脫貧時序目標進行了調整完善,細化到戶到人的目標要求。緊盯今年減貧目標,重點推進16個特困片帶開發、20個精準扶貧綜合示范村、110個整村推進項目建設。
誰來做——州、縣市、鄉鎮、村四級扶貧工作機構“縱向到村、橫向到邊”
臨夏州建立全新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充實調整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立由州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負總責,州委常委任組長,人大、政府、政協領導任副組長的8個督查指導組,對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實行包縣指導和督查促進。
臨夏州強化扶貧基層基礎,選派5104名州縣鄉三級機關干部,在全州所有鄉村組建鄉鎮扶貧工作站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在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為貧困戶確定幫扶責任人,形成從州、縣市到鄉鎮、村的四級扶貧工作機構,“縱向到村、橫向到邊”的工作布局。
臨夏州推動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省州縣鄉1268個單位、4.33萬名干部與全州1150個村、6.59萬戶特困戶結成對子,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制定增收計劃、解決實際困難,“不脫貧、不小康、不脫鉤”。
臨夏州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的導向作用,制定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完善獎優罰劣機制,靠實強化層級責任,在扶貧開發的主戰場和基層一線識別干部、培養干部、考察干部、選拔干部,在全州樹立起“干得好受表彰獎勵、干不好受警示懲戒”的鮮明導向。
作者:鄒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