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西海固:中國最貧困地區如何逆轉命運

發布時間: 2014-09-25 12:42:54  |  來源: 半月談  |  作者: 沈定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馬敏 綠殼蛋雞 新營鄉 惠農政策 西海固地區

西海固,是人們對寧夏南部地區包括原州區、西吉、海原等7個貧困縣的總稱。這個地區以干旱貧瘠聞名,曾被聯合國有關機構列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其中,西吉縣的缺水和貧困問題尤為突出。2014年7月20日至26日,我們一行七個青年人,作為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干部“根在基層,情系民生”調研實踐小分隊,進駐寧夏西吉縣新營鄉玉皇溝村。6天的蹲點調研,讓我從此難忘西海固。

資料圖:這是寧夏西吉縣平峰鎮王慶村,面對武警戰士千辛萬苦送來的水,村里的孩子看到輸水管上破了一個小洞,將嘴搭在噴出的細流上,不愿浪費絲毫。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缺水,仍是頭號問題

從銀川到西吉,一路往南有七個小時的車程。在我腦海里,貧瘠的西海固應該是大漠孤煙直,或枯藤、老樹、昏鴉的情形。可是,沿路的景色卻鮮有赤地千里的景象,路兩旁的小山都被綠色植被所覆蓋,只是在視線遙遠的地方,才讓人覺得有一點黃土高原的影子。正思忖著,天空突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道路兩側煙雨朦朧,竟有點江南水鄉的意味。“這,就是西海固的樣子么?”我疑惑地問。司機師傅解釋道,寧夏這幾年越來越重視生態,退耕還林、限制放牧、引黃灌溉,這綠色可是花了大力氣培養出來的,不容易著呢。為當地高興的同時,我心里有點竊喜:滿眼的綠色,缺水的情況應該沒那么邪乎吧,哼。

晚上八點,我們終于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西吉縣新營鄉玉皇溝村。我們被安排在楊生合大爺家,五個女生住一間,兩個男生住一間。五個女生在一個大炕上排排睡。我們好幾個都是第一次住大炕,七嘴八舌地一面聊天一面就睡著了,居然誰都沒想起洗漱這事兒。第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們的領隊大姐端了一個臉盆進屋。“大姐,哪兒弄的水,我也打水去。”我拿著臉盆就要往外走。大姐看了我一眼說:“你不用去了,我都給端過來了。”我一看,就三分之一盆水。“這是我們五個人的?”大姐重重地點了一下頭,隨即又搖了一下頭:“不,七個人的。”這是我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當地水的寶貴,屋里一下子就安靜了,姑娘們趕緊翻包里的濕巾,在臉上擦一擦就算洗過臉啦,刷牙也是小心翼翼地從盆里倒一點點水出來。平時的生活中,我還一直以為自己是“節水小衛士”,其實不過是被城市生活寵慣了的一點小矯情而已。接下來的幾天,大家是刷牙洗臉能省則省,一滴水都不敢浪費。

在我親身體驗過打水以后,我明白村里的水為什么金貴了。玉皇溝村全村445戶,共1843人,全村唯一的水源,是一口30多米深的水井。井口只能勉強放進去一只桶,30米大概是10層樓的高度,一桶水從井底搖上地面,力氣小的人還真需要兩個人輪換使勁兒,否則裝水的桶很容易半途就掉下去。

村里人告訴我們,玉皇溝村長約10里,寬約6里,由于居住分散,取用井水要走很遠的路,主要依靠窖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但窖水作為飲用水會帶來一個問題,因為它不夠衛生、堿性較重,腸胃反應大,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叫水”“攪水”。

寧夏近年來實施了退耕還林、封山禁牧措施,生態效益提高了,但西海固地區的降水量和蒸發量依然缺口較大。以往的西海固地區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這幾年環境好一些了,能夠達到450毫米,可蒸發量還是高達2000毫米以上。年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95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0,“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至于這幾天在下雨,村民調侃說:“這天氣也是奇怪,前兩天快把人熱死了,怎么盼雨都盼不來。貴客一來就下雨,看來是你們把福氣給帶來了,你們要是不走了,說不定西海固就不缺水了。”

土豆,只能填飽肚子

西吉的天氣,7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短短6天,我們就經歷了從酷暑到嚴寒再到酷暑的變化。從北京出發的時候我們都是短袖,在銀川時怕冷的女生早上頂多加件薄薄的小外套。到西吉趕上下雨,三伏天每個人都跟俄羅斯套娃似地穿上了所有能往身上套的衣服,最外面還裹上一層厚厚的迷彩服,依然冷得打哆嗦。而最后一天太陽剛露頭,又酷熱難忍,陽光灼在身上跟刀子一樣,燙得發疼。

這里的夏季炎熱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長,日溫差較大,年平均降水量少,且大部分降雨集中在7、8、9三個月。這樣的氣候條件,夏糧作物像小麥、玉米、豌豆等因為春夏連旱,產量很低。于是,馬鈴薯這個適宜旱地種植的作物就成了西吉人的“救命蛋”,養活了世世代代貧苦的西吉人。并且,因為特殊的氣候和土壤環境,西吉的馬鈴薯個大、皮薄、肉嫩,品質優良。2004年2月,西吉縣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西吉家家戶戶都種馬鈴薯,楊大爺家就是其中一戶。楊大爺家是一座新蓋的小平房,兩間屋子,雖然不大,但很敞亮。我們剛進門那天,就老兩口在,大爺大媽聽說我們是從北京來的,特別熱情,招呼我們進屋坐下后,大媽轉身給我們端了一盤馓子:“吃,吃點,自家做的,好吃哩。”大爺開始跟我們嘮家常。

楊大爺今年五十多了,說話思路特別清晰,也很健談。他掰著手指頭開始給我們算賬:“我們老兩口加上兒子、媳婦四個人,種地主要是我和我兒子,一畝地產2000斤土豆,最好品相的土豆可以賣到八毛錢一斤。一年的毛收入最高也就是16000元吧,除了土地上的投入,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就萬把塊錢,吃飯是夠了。”

“大爺,您這房蓋得不錯,挺氣派啊。”我吃了一口馓子。

“那是,還是政府好。我這房,是危房補助蓋的,政府給補貼了兩萬二,我自己掏了點,不多。村里像我這樣建起新房子的,不少呢。”大爺說到房子的事情,頻頻豎起大拇指。

村干部告訴我們,村里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目前村里留下的大都是兒童、婦女、老人,50歲以上的人是種地“主力軍”。雖然政府在推廣馬鈴薯新型技術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村民文化程度低,馬鈴薯的產購銷又沒有形成體系,這就使得農民在土豆經濟利益鏈條里的話語權比較弱,不具備承擔市場風險的能力。

“吃飯靠種地,發展靠補貼。”我的腦子里,突然想起一位當地干部介紹情況時說過的一句話。

那么,玉皇溝村的明天在哪里?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