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是建設富裕和諧商河的前提。在困難群眾脫貧問題上,要不掉一戶,不落一人,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商河改革發展的新成果。”9月1日,當坐在記者對面談起扶貧解困工作時,商河縣委書記姜濤語氣中充滿堅定。政府“牽頭”建長效幫扶機制
日前召開的全市鄉村扶貧解困工作會議,提出了堅持“四個輪子”一起轉的思路。姜濤認為,在扶貧解困方面,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和領導班子問題,并通過建立長期有效的幫扶機制讓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為此,商河縣成立了全縣鄉村扶貧解困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指導各鄉鎮(街道)有序推進工作,并要求縣直各單位抽調精干力量掛職貧困村,為村子發展出謀劃策,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獻計獻力。
姜濤表示,下一步商河要解決村班子問題,在配強、配齊貧困村村班子后,還要扭轉村干部思想觀念,讓能干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村班子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因地制宜壯大村集體經濟
“目前,商河縣共有190個貧困村,2萬多個貧困戶,6萬多農村貧困人口。”談起全縣貧困人口的基本情況,姜濤感覺任重道遠。對于這些貧困村如何脫貧致富,姜濤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他用“宜畜則畜,宜工則工,宜游則游”這十二個字概括出了自己的思路。
姜濤拿起辦公桌上的商河縣地圖介紹道:“你看沙河鄉鹽堿澇洼嚴重,種植傳統糧食作物產量很低,當地群眾歷來就有養殖的習慣,這就有了發展畜牧業的基礎。去年全國牧業龍頭企業現代牧業集團又落戶沙河鄉,成為有力的帶動力量。”在他看來,不僅是沙河鄉,孫集鎮大蒲洼村鄰近一家繁殖商品豬的現代化大型畜牧企業——正邦養殖,因此該村可以把自身建成企業的“車間”,壯大村集體經濟。
姜濤口中的“宜工則工”指的則是玉皇廟鎮演武、朱洼、瓦東、習家等村莊。據他介紹,玉皇廟鎮是全縣工業重鎮,這四個村又毗鄰商河縣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下一步鎮上可以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他希望縣里相關部門也拿出政策,幫助貧困村莊引進工業項目或群眾性加工項目。
“宜游則游的方式主要適合賈莊鎮和鄭路鎮的貧困村。”姜濤接著介紹。據了解,這兩個鄉鎮目前都在大力推廣花卉苗木種植,尤其是賈莊鎮目前已有永正苗木、鄉村綠洲等兩大花卉苗木龍頭企業。因此,他希望這兩個鎮的貧困村能夠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引導村民發展花卉苗木種植產業,“利用花卉苗木種植,村民既能出售也能發展旅游業”。整合多股力量助特困群眾就業
在此次全市鄉村扶貧解困工作會議上確定的10項具體舉措中,包含發展農村集中養老事業、加大就業幫扶力度等措施。而姜濤目前的關注點,恰恰也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例如對于有勞動能力的特困群眾,我們初步考慮對人社、民政、工會、殘聯等部門幫扶救助政策進行整合,采取組織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幫助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等方式,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或再就業。”而針對全縣的孤寡老人,姜濤則正在考慮優先安排他們入住鄉鎮敬老院和農村幸福院。
(本報記者 王寶靜 通訊員 張鳴)
(原標題:商河因地制宜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