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據河北經濟日報消息,今年以來,清河縣在農村面貌改造提升中,把農村綠化作為改造提升的重要內容,因地制宜,把閑置危陋建筑拆除進行植綠,在廢棄地、廢棄坑塘見縫插綠、以綠盈利,不僅提高了整體綠化率,也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
在清河縣很多農村,普遍存有一些長年閑置的危陋建筑,因常年無人居住修繕,房子隨時可能坍塌,不僅危及村民安全,也影響村容村貌。針對這一情況,該縣采取收購、置換、租賃等方式,從農戶手中盤過來進行再利用,用來建設村民活動中心、街心公園、停車場等服務項目。在項目規劃中,該縣把綠化放在首位,規劃平均綠化率達40%以上;在活動中心、街心公園場地設計上,注重“喬、灌、花”的合理搭配,在提高閑置場地利用率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各村的綠地面積。
在農村改造提升中,該縣注重“以綠盈利”。針對一些村莊周邊的廢棄地、閑置坑塘,該縣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公開招標種植速生經濟林。由鎮、村提供樹苗,待苗木成林后輪伐出售,收益歸種植戶,這一政策,大大提高了群眾承包的積極性。謝爐鎮前杜林村東頭有一個約20畝的大坑,多年來,一直荒廢,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開展以來,被村里一農戶承包后,在一半淺坑處種上了楊樹,還在林子里養上了雞鴨等家禽;另一半深坑則蓄水養魚,不僅實現了水清坑綠,還提高了經濟收入?!耙跃G盈利”還搞活了當地的庭院經濟,一些村民在自家庭院里種上了杏、桃、棗、柿子、蘋果、葡萄、石榴等果樹,收獲的果子除了自家食用,余下的還可以拉到集市上出售,綠化土地的同時,既美化了家園,還帶來了一些經濟收入。
同時,他們還見縫插綠。凡是村中留有3—5平方米的空地,都根據空地大小選擇種植不同的樹種,最大限度實現綠樹成蔭;在房壁、圍墻周邊空地種上爬山虎、葡萄、紫藤等藤本類植物,立體上拓展綠化空間;在村莊外圍,建設環村林綠化村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各村田間地頭、村道兩側的溝壑也成為這次改造提升的關注點,他們在溝壑中種上樹木,保護道路的同時,使村莊綠化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