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放蝦苗前肥水
在對蝦養殖全過程中,放蝦苗前必須肥水培養基礎餌料生物。通過肥水,可使水體中浮游植物保持一個適當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長狀態,大量吸收水體中的新陳代謝物(氮和二氧化碳),并產生氧氣,促進水體中正常的物質循環,以達到水體的自我更新。新建蝦池可用經發酵的有機肥和生物肥,老池或土泥塘選用生物肥或植物肥及無機肥較好。施肥5天~7天后,當池水透明度達30厘米左右時,應停止施肥;在養成中后期視水色和透明度情況分別補施和追肥,使水色和透明度達到放苗和養成期水質要求。通過肥水,培養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為取得養蝦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及時處理問題
對蝦養殖必須每天做到巡塘,巡塘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觀察水色和透明度。水色和透明度的微小變化必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使用微生物制劑
調節水色和透明度的根本目的是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要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應堅持走生態健康養殖之路。南美白對蝦養殖自放蝦苗后,通常需要進行90天以上的養殖,才能達到上市規格。在這個養殖過程中,對蝦的排泄物、殘餌和生物尸體等有機物不斷積聚,對底質產生污染。而水質的變化,具體地說,水色和透明度的變化,往往由底質污染引起。因此,以改良底質為中心的水質管理,是養蝦的成敗關鍵措施之一。
使用微生物制劑養蝦,建立一套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利用這種模式養蝦,其目的就是維持水體生態平衡,保持水環境的穩定和蝦池的生態平衡,達到生態防病的最佳效果。
微生物制劑中的有益細菌進入到蝦池后,發揮其氧化、氮化、硝化、反硝化、硫化、固氮等作用,把蝦的排泄物殘存飼料、生物尸體等有機物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磷酸鹽、硫酸鹽等,為單細胞藻類提供營養,促進單細胞藻類繁殖和生長,同時自身迅速繁殖為優勢菌種,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長。單細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微生物呼吸、蝦的呼吸提供氧氣。循此往復,構成一個良性生態循環,使蝦池的菌相和藻相達到平衡。維持穩定的水色和透明度,營造良好的水質環境。(據農業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