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雨島效應”易引發短時強降雨
部分河道被擠壓或侵占
有關專家表示,城市化“雨島效應”,導致濟南城市中心暴雨頻發。由于城市氣溫高、空氣中粉塵大,熱氣上升,形成周邊氣流向城市匯聚的運動。一旦上升熱氣流遭遇高空強對流冷氣團,就會形成暴雨,使城市更容易成為暴雨襲擊的中心,即所謂城市“雨島效應”。“雨島效應”往往引發短時強降雨,且暴雨中心一般在城市上方,雨量集中,給城市防洪除澇帶來較大壓力。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路面硬化面積加大,不透水面積增加,透水面積減少,一方面減少滲水量,另一方面增大雨水行洪速度。大雨時,地勢低洼處易出現內澇情況。回顧濟南城市發展進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濟南城區北部(現北園大街以北)曾是大片的荷塘濕地,起到很好的蓄滯洪水和調節氣候的作用;經十路以南、二環路以東是大量的農田林地和眾多的農耕蓄水小塘壩,可緩蓄和下滲大量雨水。近些年,我市建成區面積迅速擴大,1999年約為116平方公里,2010年達到300余平方公里,增加近200平方公里。據測算,農田林地大約能下滲一半甚至更多的雨水,且雨水在其表面上的流動速度較慢;水泥柏油地面幾乎不能下滲雨水,且雨水在其表面上的流動速度較快,降雨時洪峰形成的時間大大縮短,洪水總量和流速大大增加,形成類似山洪的街道洪水并在短時間內對城區形成沖擊,地勢低洼的北部城區極易內澇。
目前,我市部分河道仍被擠壓、侵占,斷面縮減,部分溝渠藏污納垢。城區東部的龍脊河被侵占、棚蓋現象突出,多處河段基本失去河形,河道最窄處僅有1.4米,泄洪能力嚴重不足。這條承擔方圓48平方公里泄洪任務的河道,是我市東部城區的主要泄洪除澇河道,在穿越膠濟鐵路時,僅有3根直徑1米的管道。汛期來臨時,水流通過能力嚴重不足。而膠濟鐵路至工業南路段原有河道更是基本消失,極大制約東部城區排水能力,致使工業南路濟南煉油廠段、飛躍大道西段、殷陳鐵路立交橋、濟鋼鐵路橋等多處積水嚴重。
人為破壞排水設施現象不斷
50米排水管道挖出25噸垃圾
排水工作人員表示,市民有意、無意破壞排水設施的現象仍存在。主汛期來臨之前,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部分排水管道進行清淤,在清理某路段直徑1米的管道時,僅僅清理某段50米長的管線就挖出25噸垃圾,整個排水管道約一半被垃圾擠占,嚴重影響城市排水能力。部分市民和單位保護城市排水設施的意識不高,甚至人為破壞、占壓、損毀排水設施。個別施工單位直接將水泥或泥漿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易造成板結,導致管道堵塞。部分沿街餐飲飯店將含油廢水或泔水等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污染城市環境,板結的油污還會堵塞管道,影響城市排水。
有關人士表示,按目前標準看,老城區已建成多年的雨、污水管網設計標準已偏低,雨、污合流現象嚴重,易形成雨時冒溢進而導致道路低洼點及鐵路立交道積水。此外,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建設主體眾多,協調溝通難度大,建成的排水設施缺乏統一性。再加上受地方財力制約,我市每年用于河道、排水管網維護經費不足2000萬元,遠遠低于約1億元的定額測算標準,導致城市排水設施維修養護難以按標準進行,部分管道淤積嚴重甚至堵塞,嚴重影響排水效果。
要給水留有足夠棲息空間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張克峰認為,雨果的這句名言,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防洪除澇能力體現城市“責任心”,它關乎民眾福祉和城市發展。
張克峰認為,氣象條件、城市所處地貌條件以及排水標準過低等都是導致城市內澇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建設侵占蓄水區域,使得雨水棲身之地減少,大面積硬化地貌造成雨水下滲量減少,從而容易造成城市內澇。不解決人水爭地的矛盾,城市內澇就不會根本上解決。而解決人水爭地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要滯留調蓄雨洪水,為水留下足夠棲息空間。
為應對嚴峻的城市內澇災害,要按照水體運行規模,將城市中自然水體與人工水體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組合,推廣雨水滲透系統,做到排與蓄的有效結合。這是抑制城市內澇,促進雨水利用,實現人水和諧的長效防范機制。應充分發揮河道、湖泊、洼地的排水與調蓄功能,及時清淤疏浚城區內的排洪溝道,拆除違章占壓的建筑,整治侵占行洪河灘行為。
在校園、工廠、住宅樓之間的空地部位,可以設置地上或地下多功能蓄水池。地下空隙是城市最大的儲水調蓄庫,應強化入滲減少硬化,發揮“土壤水庫”的調蓄功能。
根治城市內澇須更新觀念
走綜合治理之路人與水和諧共處
多年來,人們總是試圖通過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以解決伴隨著城市地域擴大和地表硬化面積增加所帶來的積水問題,但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城市內澇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究其原因是采取的治澇措施單一,未來應走綜合治理之路。
有關專家認為,城市雨水排放一直在一個怪圈里徘徊:人們總是試圖通過加大城市的排水能力來緩解伴隨城市地域擴大和地表硬化面積增加所帶來的積水問題。其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不斷加快的城市化規模總是領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更新,原本已不堪重負的城市排水管網只能是超負荷運轉。大多數城市運用的雨污合流制為主的排水模式,更使得這種情況雪上加霜。
面對全球日益嚴重的洪澇災害,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不可能完全控制洪水,洪水風險始終存在,人類不應單純與洪水抗爭,更應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調整人與洪水的關系。在今后一段時期,應進一步轉變防洪除澇理念,從無序、無節制地與洪水爭地轉變為有序、可持續地與洪水協調共處,實現從“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轉變,最終實現人與水的和諧共處,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源頭減量,強化下滲,蓄滯結合
雨洪資源關乎城市可持續發展
開展雨洪水利用,就是尊重城市原有地理和生態因素,緩解人、水爭地矛盾,推動城市協調可持續發展。
源頭減量,攔蓄南部山區洪水。廣大的南部山區是濟南市地下水的補給區。有關專家認為,可以采取攔蓄下滲補源工程措施,開展雨洪水利用,以增加地表水資源量,涵養地下水,補充各大泉群。同時,可以考慮在二環南路以上進行梯級攔蓄,汛期攔蓄洪水下滲,枯水期利用上游水庫放水下滲補充地下水。另外,大力植樹造林,提高南部山區森林和植被覆蓋率。
強化下滲,減小城區地表徑流。綠地是最好的滲透設施,滲透能力強,植物根系能對雨水徑流中的懸浮物、雜質等起到一定凈化作用。為此,可“見縫插針”,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間定量地調控降雨徑流、蒸發、存儲和入滲。另一方面,還可考慮對有條件的露天停車場進行透水性改造,加大雨水滲透量。
蓄滯結合,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在雨季通過對降雨的集流、存貯,可跨季度、跨年度地進行合理調用,提高雨水資源化程度,緩解雨水供需錯位的矛盾,提高城市雨水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還可結合城區山體的地形地勢,設置魚鱗坑、小型塘壩等蓄水設施,有效減少地表徑流,為周邊綠化提供水源;也可將屋面、庭院及停車場等作為集水面,通過導流渠道將雨水收集輸送到貯水設施進行有效利用;還可逐步研究利用城市已有雨水管網體系,結合城市地形走向,建立綜合性、系統化的蓄水工程設施。
“滲滯蓄用排”多措并舉
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副院長賈超認為,造成部分城市內澇的原因不少,既有共性原因,也有個性原因。無論哪種原因,單純依靠提高排水能力行不通。現在看來已經標準較低的排水管道,在建設之初是能完全滿足當時排水需要的。
有的人問,為何不著眼于“百年大計”提高設計標準,在賈超看來,之所以無法按更高標準提前建設,一是受制于資金投入,二是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水平,三是受制于地下空間。
賈超認為,破解城市內澇難題,可以通過“滲、滯、蓄、用、排”5個字來實現。“滲”是指回歸雨水的自然屬性,讓雨水降落之后盡可能滲入地下,這種方式最能促進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間的轉化,維護城市水循環系統平衡;“滯”主要是通過建設濕地等各種手段,減緩洪峰形成時間,減少洪峰峰值,盡可能避免大的洪水出現;“蓄”是指利用低凹地、池塘、濕地、人工池塘等收集雨水,既能減輕防洪壓力,還能改善城市小氣候;“用”主要是指豐富雨水利用范圍,可以用來灌溉、洗車,還可以用在景觀、道路清掃、沖廁、消防等領域;“排”主要是指暢通排水管道和河道,讓雨水能順暢地排出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