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失敗的教訓值得吸取
中國古代城市排水系統起源甚早,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在南門門道路土之下就發現有鋪設的陶質排水管道。這些排水系統不斷完善,在一些城市中還發現了水關(水閘)遺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有廣州南越國時期的水閘遺址、北京金中都的水關遺址和北京元大都的水關遺址。
南越國水閘時間早,采用的是全木結構。金中都水關遺址和元大都水關遺址屬于同一個系統。以大都水關為例,涵洞底和兩壁都用石板鋪砌,頂部用磚起券。洞身寬2.5米,長約20米,石壁高1.22米。涵洞內外側各用石鋪砌出長6.5米的出入水口。涵洞的地基滿打“地釘”(木橛),在“地釘”的榫卯上橫鋪數條“襯石枋”(橫木),地釘間摻用碎磚石塊夯實,并灌以泥漿,在此基礎上,鋪砌涵洞底石及兩壁。整個涵洞的做法與《營造法式》所記“卷輦水窗”的做法完全一致。其實類似的水關在許多古城中都有,只是各地根據實際需要,做法上有所不同,如元大都整個涵洞的石底略向外傾斜,涵洞的中心部位裝有一排斷面呈菱形的鐵柵棍。又如福壽溝為了保證水窗內溝道暢通和有足夠的沖力,利用地勢的落差,并采取了改變斷面比例,加大坡度以增加流速的辦法以更好地防洪排澇。再如度龍橋寬4米,高2.5米,水窗斷面尺寸為寬1.15米,高1.65米,從而使通過度龍橋的水進入水窗時,流速增加了2~3倍。水窗溝道的坡度也比一般下水道的坡度增大4~10倍。因此由度龍橋的水進入水窗內形成了強大的水流,足以沖開閘門,將泥沙等固體物質排入江中。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保證了古代城市在一定時期防災減災的成效。
但是,中國古代城市在防洪排澇方面,也并非都是成功的經驗,也有許多教訓需要吸取。如隋唐洛陽城在這方面就是一個不成功的例子。經歷過魏晉南北朝長時期的動蕩,許多舊城已經是滿目瘡痍,604年隋煬帝即位之后,即以鎮守東方為由,在“伊洛之間”新建東京(后改東都)洛陽城,每月役使200萬人,歷時僅10個月就完成了洛陽城的營建。東都在漢魏洛陽城之西,它北倚邙山,南有伊水,東有瀍水,西有澗水,洛水則自西南而東北流,穿城而過。宮城、皇城居于整個城市的西北,其余地區布置坊市。皇城前臨洛水,有浮橋與全城最主要的街道定鼎門大街相連,形成全城的中軸線。“洛水貫都”的設計,古人認為“有河漢之象”,這種設計可以充分發揮洛陽漕引東南的區位優勢,隋代臨洛水的通遠市附近為“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余艘,填滿河路”,洛水南的豐都市“榆柳交蔭,通衢相注,市四壁有四百余店,重樓延閣,互相臨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積”。但是,從隋唐300年間東都的歷史來看,“洛水貫都”并不是成功的規劃,原因是洛水變化無常,不斷泛濫,如唐如意元年(692年),“洛水溢,損居人五千余家”。洛水的泛濫對東都,尤其是洛河北岸的坊市造成嚴重破壞,有的時候已經到了官方“倦于繕葺”的地步,足可證明“洛水貫都”的設計在防止城市水患方面的缺陷。
應有效保護水利設施
古人在與自然長期的相處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適合當地的防洪措施,可是這些措施在建國后普遍遭受比較大的破壞,使得我們遭受到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慘痛損失。吳慶洲在《中國古城防洪研究》一書中舉陜西安康城為例,安康城因地勢低洼,歷史上水患頻繁,常受洪水襲擊。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古城遭滅頂之災,溺死5000多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安康修筑了一條萬柳堤,作為城內居民在特大洪水灌城時的安全轉移的道路,在歷史上救過許多百姓的生命。然而,這條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避水通道,竟于1958年被拆。1983年7月31日,安康城又遭到特大洪水襲擊,全城被淹。由于萬柳堤被毀,城中居民的生命財產遭到更大損失(死亡1000多人,5億元財產被毀)。
即便是我們在文中引以為豪的福壽溝,也早已是今非昔比。按照劉彝當初的設計理念,福壽溝僅是整個贛州排水防洪體系中的一環。修建于宋代的堅固城墻是最好的防洪堤壩,城內原有的數百口水塘與福壽溝相連通,增加了城市暴雨時的雨水調節容量。北京大學馮長春教授早在1984年詳細考察了贛州的水塘之后,就發表了題為《試論水塘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及利用途徑——以贛州市為例》的論文。當時,贛州城的水塘面積約0.6平方公里,占整個城市用地的4.3%。而今水塘已經寥寥無幾,護城河也早已被填平,我們的后代只能通過荷包塘、蕻菜塘、清水塘這些殘留的地名,去遙想當年那座被水環抱的江城了。這些填塘建房的行為,實際上已經大大削減了福壽溝作為城市排澇干道的功能。類似的現象在各地普遍發生著,據吳慶洲的研究,無錫古城在明代其河道密度高達11.36公里/平方公里,建國以來共填塞舊城區32條河道條,被填塞的河道總長達31.4公里,填塞大小水塘近20個,填塞水體面積47公頃。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城市風貌,而且加劇了內澇威脅。紹興城原有河道60公里,現僅剩下30公里;溫州城宋代有長達65公里的河道,現在已全部填完。
抗洪減災,留給我們的思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
摘編自《中國文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