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社鄭州7月5日電(記者李亞楠)從2001年起,洛陽市積極探索扶貧開發新機制,在搬遷扶貧、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產業化扶貧等方面多管齊下,10年間,洛陽的貧困人口累計減少了30余萬,5個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1551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4511元。
大山困住致富路
欒川縣白土鄉馬庵村村支書周成立,很多年前就有個夢想:“啥時候俺村能修條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啊!”馬庵村有5個村民組,148戶人家分布在方圓10平方公里的七溝八岔里。
這個夢做了十來年,終于實現。經過鄉里協調,村里爭取到了修建兩條水泥路的項目和資金,不過,由于坡陡山高,一條路修了7年,另一條修了近10年。夢實現了,生活卻依然艱辛。“娃們上學還是得跑個十來里,哪家有人生病了依舊是實在拖不下去了才往醫院送,每年辛辛苦苦種的莊稼還是剛剛夠吃。”
和馬庵村人一樣,百余公里外的嵩縣黃莊鄉紅崖村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紅崖村兩溝夾一山,峽谷中還多懸崖峭壁、寸草不生,150余戶人家一直不情愿地頂著“三極村”的帽子:群眾居住極為分散、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生活極度困難。2003年的時候,全村農民的人均純收入不足630元。
“老祖宗靠山吃山,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就得一輩子被拴在大山里嗎?”馬庵村、紅崖村和那些生活在深山里的數十萬洛陽百姓都在問。
搬出大山告別貧困
該怎么做?搬出去。從2001年開始,洛陽市跳出過去單純修路、通電的舊有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張:“一個中心”--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兩大主題”--搬遷扶貧和整村推進;“三個集中”--集中力量、集中資金、集中扶持。
2001年,嵩縣木植街鄉木植街村,離鄉政府不遠的街道旁,幾排剛蓋不久的新房里搬進來33戶、142名的村民。這些村民都是木植街鄉各村的深山獨居戶、散居戶,他們成了洛陽市搬遷扶貧的第一批受益者。
從2001年的零星試點開始,經過2003年至2005年的逐步推廣,洛陽市的搬遷扶貧工作進入大規模實施階段。從2006年開始,國務院扶貧辦決定連續5年每年給洛陽安排1500萬元的專項扶貧資金,同時河南省和洛陽市每年還各配套2000萬元和1000萬元。
周成立終于找到了改變全村面貌的“鑰匙”。“修幾條路,拉進來電線桿、用上自來水,根本去不掉讓大伙兒貧困的根兒。只有搬出去,才能贏得更廣闊的天地!”2006年的一次村民大會上,周成立興奮地對村民進行動員。
政府已經為這些想掙脫大山禁錮的村民規劃好了家園:這片平整的土地,位于鄉政府的西邊,緊靠鄉里最熱鬧的集市,這個新家園,還陸續建起了小學、敬老院、衛生院和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
張娥就是第一批在山下落戶的馬庵村村民。她和丈夫杜京文,拿出將近7萬元的積蓄,加上政府給的1.5萬元扶持款,在這個新家園里買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新房子。2006年底,在喜慶的鞭炮聲中,馬庵村首批搬下山的村民,住進了新居。各家都是沙發、電器、床上用品一應俱全,許多家還裝上了熱水器。
幾乎是在同時,嵩縣黃莊鄉紅崖村第一批搬出深山的居民,也迎來喬遷之喜。建在鄉里“黃金地段”的移民新村,水、電、路、沼氣等設施齊全,搬進來后,各家都從沉重的遠距離擔水、種地、買賣生活用品的勞累中解脫出來,過上了的新生活。
據統計,從2006年至今,洛陽市一共建成搬遷扶貧新村203個,搬遷了1.67萬戶,6.98萬人。
多措并舉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能致富。洛陽市對搬遷戶中的青年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并組織他們外出務工;對搬遷戶實現每戶一人就近安置就業;對搬出來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全部納入低保。
馬庵村的搬遷戶,有的就近進了選礦廠上班,有的在鄉里開起商店、做起了生意。原本在村里開衛生所的張娥和杜京文,則應聘進了新建的衛生院,夫妻倆一個當大夫,一個當護士,收入比過去翻了一番。
洛陽市扶貧辦主任孫曉偉介紹說,洛陽堅持搬遷地向鄉鎮政府所在地集中、向旅游景區服務區集中、向產業集聚區的生活區集中、向縣城區集中,這都是為了搬遷出來的群眾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致富門路。
在搬遷扶貧的同時,洛陽市還實施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扶貧策略。洛寧縣東宋鄉王嶺村通過土地反租倒包,建起了1.3萬畝的優質煙草產業帶,這成了當地農民的致富之源。農民們不僅通過流轉土地每畝一年拿到500元的收入,還可以承包煙田,在煙草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標準化育苗、生產。
2009年,嵩縣庫區鄉柏坡村經過短短1年的建設,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部、衛生所、文化大院、便民超市等各種公共設施一應俱全,柏坡村還發展起了經濟林、奶牛養殖和勞務輸出3項產業,許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截至2010年年底,洛陽市已投入整村推進資金6.3億元,全市有608個貧困村完成了對生產生活條件的徹底改造。
“搬遷扶貧送走一窮二白,勞動致富帶來萬紫千紅”、“家昌永懷黨恩深,民富齊贊搬遷好”。因扶貧而脫困致富的鄉親們把真摯的感情寫成質樸的語言,用紅紅的對聯表達著喜悅和對新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