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農民工子弟小學向工三校內貧困學生“扎堆兒”,有的孩子甚至早晚餓肚子,光吃“愛心午餐”
“我們學校一共458名學生,有420名是農民工子弟,而其中一大半都來自困難家庭。在一些特困家庭里,孩子的營養根本沒有辦法得到保證,要能幫他們改善一下營養,那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5月23日,皇姑區向工三校的李莉校長撥通了本報的熱線電話,她覺得學校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缺乏營養的苦孩子,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孩子們都能在本報的“六一”特別策劃里受益。
向工三校“苦孩兒”扎堆兒
記者趕到向工三校時,正趕上中午放學,各個班級的學生代表,正在食堂排隊領午餐。德育處的祁主任告訴記者,由于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農民工子女,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困難家庭,因此營養不良的孩子特別多。幸虧很多孩子都能享受到“愛心午餐”的優惠,身體才不會太虛弱。
在一年1班的教室里,1名年齡稍大的男孩正陪著3個小女孩圍坐在一起吃午餐。班主任祁老師告訴記者,大一點的男孩是4年級郭浩森,和他一起吃飯的,有他的一對孿生妹妹和另一個特困生周潔。
當天午餐是米飯和雞肉燉土豆、芹菜炒粉。孩子們吃得很香,祁老師還特意把自己飯盒里的雞肉撥給了孩子們。祁老師說:“兩個家庭的生活都很困難,平時幾乎都不買肉,孩子們只能在學校吃到肉!”
趁著孩子們吃飯,記者問那對孿生姊妹:“你們最愛吃什么?”沒想到兩個孩子竟異口同聲地回答:“土豆!”見記者納悶,她們的哥哥說:“叔叔,我們家里平時總做土豆,所以她們吃習慣了!”
貧困娃為了午餐“戒”早餐
吃完午飯,記者在學校的大隊部見到了學校推薦的9名“家庭最困難”的學生,一年1班吃飯時遇到的4個孩子全都位列其中。令記者吃驚的是,其中7個孩子都表示他們不吃早餐。而吃早餐的孩子,早餐內容也只是米湯和咸菜。
校德育處的祁主任告訴記者,這幾個孩子都是來沈打工人員子女,大多數家里只有1個勞動力能賺錢,而賺來的薪水租了房子后就只夠維持家庭的溫飽,孩子們的營養根本得不到保證。由于學校的“愛心午餐”比家里吃得好很多,因此很多孩子干脆不吃早餐,就為了午餐能多吃些。有的孩子因為中午吃得太多,甚至都很少吃晚餐。
孝順男孩最先得到捐助
采訪過程中,一個帶著高度眼鏡的男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身上的校服雖然很干凈,但是卻有好幾塊補丁。問他“六一”想要什么禮物時,他回答說:“我想要一本《三國演義》。”
據祁主任介紹,男孩叫常程,學習成績很優秀。他的母親因為有病不能工作,父親靠打零工也賺不了多少錢。奶奶每天撿飲料瓶貼補家用,孝順的小常程每個休息日都要陪奶奶去撿瓶子。盡管如此,他仍舊是班級惟一沒交學費的孩子。
來學校前,皇姑區黃河街道御花社區的一位金阿姨通過社區找到了記者,并捐了1000元錢。她叮囑記者,如果見到品學兼優的孩子,一定要幫她資助一個。小常程顯然符合金阿姨的要求,征得老人的同意后,記者當場拿出400元錢,交給常程的班主任,用來支付孩子的學雜費。而剩下的600元,會作為常程的“營養金”。
捐過款后,記者來到了常程借住的房子。見奶奶正在洗衣服,小常程馬上挽起袖子。記者離開時,奶奶拿出2個又爛又癟的小香瓜給常程:“賣瓜奶奶給你的,人家說了,要是太爛了,你就別吃了……”(記者 劉強 攝影 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