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地方觀察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省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展開了路徑多元的扶貧,這些扶貧各有什么特點,到底有沒有實質效果?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近期,南方日報記者選取了兩個看似矛盾卻又頗有特色的扶貧點,一個在搞綠色扶貧,希望發展生態讓農民留下來,一個在搞教育扶貧,希望開啟民智讓農民走出去。
方式不同的背后,到底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扶貧思維?
案例綠色扶貧
對接生態讓農民扎根家鄉
“扶貧單位1塊錢買的小樹苗免費發給我,在地里長到一年左右,就可以賣10塊錢。”
蕉嶺縣三圳鎮芳心村村民曾令全指著地里的陰香樹苗欣喜地說,“今年種一畝,明年還要再種兩畝。”
曾令全是芳心村16戶貧困戶之一。今年4月,在縣委組織部的幫助下,曾令全種了近2000棵名貴樹木,如果市場穩定,曾令全明年3月就可以成為首批脫貧的萬元戶。
名貴花木點燃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作為“南嶺生態區試點縣”之一,蕉嶺選擇了生態作為扶貧之路。從培育綠色產業市場,到鼓勵農戶綠色致富,蕉嶺正在摸索一條綠色扶貧路。
蕉嶺縣委書記周章新坦言,作為南嶺生態試驗區,蕉嶺地貌多為兩邊是山,中間峽谷,“一方面要保護山,一方面要保護水,還要有產值。因此,種樹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帶動群眾的積極性,今年以來,蕉嶺為全縣8個鎮貧困戶發放了20萬株名貴樹苗。
從蕉嶺石窟河蕉城段向下游走,不少種植大戶正在搶租較好的耕地,發展名貴樹木。“在區域內形成拳頭產品,培育成一個市場,臨近的福建、潮汕等客商就會找到這個市場。”
周章新認為,讓農民出去打工雖然是脫貧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隨著產業轉移升級,一般的打工仔很難在大城市停留,因此,農民最好是扎根老家。
除了種植名貴花木,種植竹子也是既能保護生態又能讓農民扎根的重要途徑。
案例智力扶貧
開啟民智讓農民大步闖出
一個小小縣級教育基金會居然能收到善款近3000萬元!
在重點開展智力扶貧之前,羅定著手推廣了多項扶貧政策,但一些扶貧款送到了農民手里,并沒有讓農戶真正的走向脫貧,而是很快消耗殆盡。
“和讓農民拿到錢同等重要的,是教他們學會用錢,這就需要從教育抓起。”羅定市相關負責人介紹。
羅定人口眾多,生產資料有限,許多人走向珠三角大城市就業。
“無論是時代要求,還是歷史文化,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羅定智力扶貧的必然選擇。”羅定相關負責人分析。
在智力扶貧上,羅定舍得下本。一方面,積極貫徹全面實行“兩免一補”等政策,免除近400所農村中小學的20多萬學生義務教育階段雜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活費。
利用社會捐資獎勵優秀學生以及考上大學的困難學生,實現“扶上馬送一程”的幫扶目標。據羅定市瀧州教育基金會負責人鐘雪芳介紹,至9月底,專戶共收到善款1825.135萬元,支出135.85萬元,其中資助貧困大學生365人,獎勵高考優秀生44人。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梁偉發專門出席了捐贈儀式。
鐘雪芳介紹,基金會對每一位申請資助的大學生都進行嚴格的考核,并且跟進善款的使用情況,“曾有一個女生考上了南方醫科大學,申請了4000元資助款,但她家里還有一個哥哥也在讀書,他們家決定將這4000元給哥哥用,我們了解情況后,又給那個女生提供了另外的資助款,確保每一筆善款都能發揮作用。”
農民自主致富才算真正脫貧
兩個案例,一個是力圖通過發展生態產業讓農民真正能留在農村,一個是通過發展教育,啟發民智讓農民掌握更多的智慧走出去。
一個是留下來,一個是走出去,看似矛盾,其實背后有著各自的邏輯,蕉嶺人口20多萬,羅定人口100多萬。
在著名“三農”學者于建嶸看來,這就是因地制宜。扶貧各具特色,指向卻是一個,在各地條件許可的范圍實現最大可能的突破。
已經小有名氣的郁南金融扶貧,再加上綠色扶貧、智力扶貧,經過短短一年時間,省內各地已經涌現出不少“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的新方式。
于建嶸認為,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扶貧方式看起來更靠譜,無論在可持續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上,都有進步。
眾所周知,扶貧是世界性難題,不是一時半時就可以搞好,往往是扶時熱熱鬧鬧,過后依然貧窮。
歸根結底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堅持可持續性扶貧,通過一種手段的引導達到農民自主地脫貧。無論這是一種什么手段,他的關鍵就在于指向是不是具有可持續性。只有讓農民自主致富,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脫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是綠色扶貧,還是智力扶貧,看起來都是比較長遠的事情,一些扶貧者是不太愿意干的。這就需要我們的扶貧者能有新思維、能有跨越任期的勇氣,能從老百姓的角度去扶好貧。一留一走之間,體現的就是這種長遠思維。
筆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無論是綠色扶貧還是智力扶貧,在實際操作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著普及面不夠廣、受益人口目前還有限制等問題,一個地方并不是一種方式就可包治百病,所以我省“雙到”扶貧才提出“一村一策,一戶一法”,關鍵就在于因地制宜。
南方日報記者胡念飛
見習記者湯凱鋒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