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清平鄉預警范本
當地今年已進行3次泥石流預警演練,熟悉撤離路線;此次深夜遇災3000人成功撤離
“要不是政府及時通知,并組織連夜轉移,我們全家肯定沒命了。”清平鄉圓包村村民謝明邦在事后仍心有余悸。
綿竹清平的成功疏散最具典型,當地泥石流在深夜暴發,暴發前,當地成功組織轉移,避免了重大傷亡。
據悉,在泥石流災害發生的前三天,清平鄉就接到暴雨預報,各地質災害監測點開始24小時監測雨情。
8月12日16時33分左右,綿竹市國土資源局接到四川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及綿竹市氣象局預報信息,未來48小時內有一次大雨至暴雨過程。經分析,強降雨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綿竹市國土資源局分別在17時39分和18時,向各山區、沿山區鄉鎮傳達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和防災要求。
當日18時左右,清平鄉開始降雨,至晚22時,雨勢加劇。晚23時40分,綿竹市國土資源局迅速要求清平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危險區內人員撤離。
就在那天晚上8點,清平鄉7個監測點的16名監控員進入二級應急狀態。此時,村干部開始挨家挨戶通知村民們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晚12點,清平鄉組織全鄉機關干部到各村組發布疏散撤離警報,并組織危險區內的3000余人按預定路線向清平鄉政府轉移。
13日凌晨1時左右,鄉境內大規模暴發群發性山洪泥石流,因疏散轉移及時,目前為9人遇難,5人失蹤。
許強從地震后一直關注著清平,多次到清平進行調研。
他認為,清平的成功除了前期預警,果斷轉移外,還得益平時的演練,“平時給群眾都發了‘地質災害明白卡’,上下寫清楚自家附近哪里可能有滑坡,哪里有泥石流。發生災害后,往哪里跑。老百姓做到心里有數,災難來臨前才不會慌亂”。
清平鄉黨委書記付興和介紹,地震后這兩年,每年進入5月1日以后,清平就要進行這方面演練,今年已演練了三次,通過演練讓村民熟悉撤離路線。
寧聽罵聲,不聽哭聲
震后四川災區形成防災共識,為避免巨大死傷,寧愿深夜轉移群眾而背負小題大做罵名
8月12日以來,四川遭遇的泥石流災害雖然“超出想象”,但全省提前實施預防避讓,撤離群眾1.8萬人,避免重大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全省因災死亡16人,失蹤66人。
其中,尤以都江堰龍池、綿竹清平和汶川映秀成功避險最為典型。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李云貴認為,這3次地質災害,如果不及時撤出,至少有50%的人將有生命危險。
“寧愿聽罵聲,不要聽哭聲”,蔣俊說,這是地震后,四川省國土廳應付地質災害的原則。
他介紹,因為泥石流難以預測,深更半夜通知群眾轉移,有時卻平安無事,一些老百姓就認為政府小題大做,會罵人。“但是一旦撤離晚了,巨大的死傷就難以避免。”
這顯然成為震后四川災區防災共識。都江堰龍池鎮鎮長楊源寶告訴記者,“寧愿錯撤100次,也不能錯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