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專家:地方防災減災能力太差 地震保險或將啟動

2010年08月17日09:10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地震保險 地質災害 災害 防災減災 防災意識 泥石流 保險模式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北京報道

8月7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截至8月11日17時,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627人失蹤,舟曲縣5公里長、500米寬的區域被夷為平地。

舟曲泥石流發生后,由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召集的民政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門有關人員針對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會商。會商結果顯示,2010年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干旱、低溫冷凍和雪災、地震、風雹、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為主;經核定,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5億人(次),因災死亡3514人,失蹤486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644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029.4萬公頃,其中絕收面積304.6萬公頃;倒塌房屋90.7萬間,損壞房屋301.4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113.9億元。

中國是否真的進入了“多事之秋”?各級政府部門應如何針對各地可能出現的重大災害風險進行防控?我國災害預警系統目前的水平如何?

就此相關問題,《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了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史培軍。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時任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組組組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的史培軍,曾經20多次深入災區搜集數據,并于6個月內完成《汶川地震災害綜合分析與評估》;在救援黃金時間內,第一個作出汶川地震死傷人數將達到5萬~10萬人,至少要準備100萬頂帳篷安置災民(當時民政部儲備只有20萬頂左右),要轉移安置500萬人的判斷。

史培軍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背后的原因,是目前“地方防災減災能力真的很差。”

“泥石流不是一分鐘形成的”

《中國經濟周刊》:這次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許多人感到意外:泥石流怎么會造成這么大的危害?

史培軍:這次舟曲山洪泥石流反映出地方防災減災能力太差,特別是表現出我國城鎮建設對地震、洪水以外的設防考慮太少。來一點災就成了大害,今天是舟曲明天還可能是“船曲”。我們首先要加大對各種高風險地區的災害監控密度,不再只局限于對地震和洪水的防控。另外就是數據的有效傳輸,保證從獲得信息到傳達給老百姓,讓高災害風險地區老百姓都有防災意識,知道下大暴雨可能會有泥石流。“沒來得及躲”和“沒有躲的意識”,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中國經濟周刊》: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需要怎么做?

史培軍:加大監測密度,要有巨大的投入,各級政府如果能在當年的財政支出中,拿出1%來加強公共安全建設,我們的設防水平將大大提高。而要建立一個全面的災害預警系統,比如說增加一個氣象站或者泥石流觀測點、自動地震臺等,都需要資金的支持。

現在需要關注的是,近年來,全國到處都出現了階段性強降雨情況,從南方到東北,到華南以及西北,普遍出現這個現象。這都預示氣象部門要認真分析,看我國是不是真的出現了這種“局地性降雨雨強”(指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增加)普遍增加的局勢,是否要求全國各地都要加強防范。

《中國經濟周刊》:針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國土資源部做出了地質地貌原因、“5·12” 汶川地震震松山體、干旱、瞬時暴雨和持續的強降雨、地質災害自有特點的判斷。

史培軍:這是一個罕見的山洪泥石流災害。之所以說罕見,一是因為“5·12” 汶川地震后,這里的地皮很松。舟曲也是汶川地震后國家重點恢復重建的重災區之一。至于干旱,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單小時降雨強度過高。一開始公布的信息說,災害發生前24小時降雨量達到100毫米,后來我打電話給有關部門,讓他們核實相關信息,因為24小時內這個降雨量不算很多,關鍵是半個小時內降了70多毫米,相當于臺風的降雨量雨強,這是非常可怕的。

《中國經濟周刊》:這樣的大暴雨,人們根本就無法在戶外行走吧?

史培軍:那是當然。這種雨打得人根本都承受不住,強度太大,根本不能在街上走,再伴有大風,連站都站不住。專業上,我們把它稱為“強對流天氣引致的局地大暴雨”,有點像局地龍卷風,也是平常說的陸上小臺風。

《中國經濟周刊》:既然舟曲在“5·12”汶川地震后就被列為國家重點恢復重建的重災區之一,恢復重建中,對未來可能遭受的自然災害應該有所防范吧?

史培軍:現在大家在電視里看見的道路兩邊比較新的房屋,都是震后加固或者是重建的,舟曲當時評定90%的房屋屬于加固,不是重建。這反映了我國目前應對災難設防的一個問題,即我國城鎮建設中災害設防只考慮兩個危險性因素,一個是地震,另一個是洪水,而其它的諸如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不在考慮的范圍之內。

舟曲這一帶本來就是滑坡、泥石流、地震多發地帶,和地震不一樣,泥石流不是一分鐘內形成的,但因為災害預警系統跟不上,事故又發生在晚上,延誤了人們逃生的可能。我估計,舟曲縣只在縣城設有氣象站,而這次的暴雨中心在鄉里,如果我們的災害預警系統可以跟上,即使無法挽回財產損失,但人們的性命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保全的。

災害信息橫向協作最關鍵

《中國經濟周刊》:舟曲有怎樣的災害預警設備就可以達到您所說的讓人們安全撤離?

史培軍:這種監測一般只能靠測雨雷達,根據去年的數據,全國的測雨組網雷達也就150多套,每10個縣還平均不到一套,太稀疏,根本捕捉不到局地的強降雨。連強度都不知道,老百姓怎么設防?如果這次泥石流,舟曲縣氣象站有測雨雷達,那么在大雨到來1小時前就可以探測到形成的對流性強降雨天氣,再及時告訴百姓,并緊急采取撤離措施,至少人是可以活下來的。

我認為,應該把我國用于抗災、救災的巨大投資中的大部分從災后應急、恢復和重建轉移到災前的防御上來。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的損失占上年全國GDP的3%左右,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損失占上年全國GDP的比例依然是3%左右,這說明,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應對巨災的設防水平沒有提高多少,很多錢都花在恢復重建,而不是用于提高災害設防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但也有人對地震預測表示不信任,懷疑災害預警到底能不能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史培軍:這里有一個概念性的錯誤,災害預警系統包括三個部分:預測、預報和預防。預測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問題;預報是政府行為,并不是誰都可以發預報;第三個是預防。所以,災害預警系統是一個很廣的概念。老百姓總覺得我們的災害預報不準,現在各種災害的預報準確率提高得都很緩慢,原因有兩個:一是人們對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規律還沒有徹底搞清楚;第二,災害預報本身就帶有很大的風險性,大家都很保守,時間、地點、強度,做準確談何容易?現在,社會上普遍把災害預警系統僅看成是預報系統是不準確的。

《中國經濟周刊》:應該如何提高災害的預報準確率?

史培軍:我認為,災害預警系統的完善需要加大對災害預測的研究,改進災害預報業務系統,如數據的獲取等等,以提高預防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為什么我們的預報總是給民眾以比較慢的印象?

史培軍:除了在數據獲取中存在難點,我國各部門間的信息溝通能力也比較差,都是垂直對上,而不是橫向面對平級的。

舉個例子,災害發生時,如果國土資源部拿到數據后,在第一時間上報國務院的同時,應該也報給住建部等相關部門和受災地區,即給直接處置的人。

現存的縱向政治體系,和在災害事件中本應首先橫向互動的體系不相吻合,致使信息之間不能協調,不能達到有序的共享。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應該是氣象第一時間給水文,水文給國土,現在都是對上不對下,先給上面,上面再傳下來。我近些年參與處置南方好多次災難,如雪災、地震,發現這個橫向信息協調是中國最大的問題。一級政府各部門之間缺少很好的合作,都要靠高一級政府組織才來協調,平級就不能協作,這是政府管理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再加上行政上的層層審批,就容易給民眾造成慢的印象。不過“5·12”汶川地震后,我國政府在大災之后依靠專家組來核災,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面對災難,應該少提“抗”多“適應”

《中國經濟周刊》:在減災方面,國外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史培軍: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日本對地震的預測警,他們利用地震發生時縱波和橫波之間9秒到15秒的時間差,來為人們爭取寶貴的逃生時間。

地震發生時,先上來的是縱波,然后是橫波。日本所有的高速列車上都安裝有地震預警系統,一旦地震,馬上自動報警,列車及時剎車,大幅放慢前行,以防止翻車。我記得某次去日本出差時,剛到筑波科學城躺到床上就地震了。大概十幾秒的時間,電視節目便已經切換到地震的新聞。日本相關法律規定,所有電視臺都要接上快速地震災害預警系統,一旦發生地震,都要把這個消息無條件地迅速告訴老百姓,為人們爭取逃生時間。

如果地震可以做到預警,泥石流就更應該做到預警。從下暴雨到人躲開,我認為,這里面很重要的是,氣象與水文及地質災害監測部門要改進預測、預報、預防滑坡、山洪、泥石流的信息技術集成體系,加大監測密度,提升測報能力。對比日本幾乎所有人口密集居住地段都實行監控的情況來說,我國的監測網絡系統實在太落后。

《中國經濟周刊》:在您多年的減災防災科研與教學工作中,有沒有印象比較深的案例?

史培軍:“5·12”汶川地震中的綿陽市安縣桑棗中學。那是一所緊鄰重災區北川縣的鄉鎮中學。大地震發生后,全校2300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全部從教室安全撤離到操場,無一傷亡。55歲的校長葉志平從綿陽趕回后,看到師生們按平日演習一樣有序列隊在操場上,當時就哭了。

這所中學平常每個學期都安排一次地震演習,這也是世界災難防御史上的典型案例。上千人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全部撤出,說明減災防災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我們正在向聯合國推薦葉志平獲防災減災獎勵。

《中國經濟周刊》:您作為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同時也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常務副校長,對于培養孩子們的減災防災意識,您有怎么樣的建議?

史培軍:在可以挽救生命的知識面前,少學一點數理化沒關系。而我們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篇目在中小學課本中的比例不到1%,日本各類教材中防災減災知識占5%以上。我認為不用單列出一個科目,但是應該有必要的應急演練。日本每年中小學都要演練2次~4次,否則關閉。我們的教材中也應該加入這部分知識,比如教物理講力學時,可以講講泥石流;教化學講化合過程時,可以講講環境污染災害;教生物病蟲害的時候、教地理的時候,都可以把防范自然災害的知識有機地加進去。高中的這部分教材就是北師大組織專家編寫的,目前有近100多萬冊在用。

《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經過這些大災之后,國家對于災害的防范部署會有什么變化嗎?

史培軍:通過近期遇到的這些災害,我認為國家應該對這些災害高風險地區的人口承載力水平作出統一部署。從災害預防的角度來說,世界上最好的辦法是避讓高風險地區,要不然就是在錢非常多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災害設防水平。我認為面對災害應該少提“抗”,而是應該“適應”這個地方的多災。如果本來就知道這里是地震、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發區,為什么還要去呢。我們打不贏就走,躲開為上,“人定勝天”在這個時候其實是不尊重自然規律的表現,不要強迫地和自然界對抗,在災害高風險地區把人類活動的規模和強度降下來。

地震保險或將在北京率先啟動

《中國經濟周刊》:通過近年來對重大災害的分析和評估,您認為國家在應對重大災害的風險防范方面,應該有什么樣的改變和建設?

史培軍:我認為,針對災后的重建,不能全部依賴在政府身上,應該建立社會資助和政府支持的兩種體系。政府已經在做了,社會還沒有開始,我們應該進行災害風險的轉移,建立有金融參與的巨災風險防范體制,對災害高風險地區進行強制投保。具體來說就是要推出災害保險,一個人受災九個人支持。比如說,如果所有的北京人都要強制購買地震保險,屬于自然災害保險范疇,這樣,北京防范地震風險的能力就會大大加強。

《中國經濟周刊》:雖然國際上還沒有對巨災的統一標準,但您曾經談過對巨災、大災等的劃分方式,具體的標準有哪些?

史培軍:造成1萬人以上死亡,或1000億人民幣以上的直接經濟損失,或形成10萬平方公里的災區,地震強度7級以上,或者出現頻率百年不遇的其它自然致災事件等,達到上述任意兩個條件都可稱為巨災。按此標準看,此次舟曲的災難是大災而不是巨災。

《中國經濟周刊》:你提到的地震保險是公司或單位集體購買呢,還是先從公務員、事業單位個人試點開始?是自愿購買?還是強制?

史培軍:就我個人認為,應強制執行,所有個人與機構都應買,國家為城市低保戶予以保費補貼。

《中國經濟周刊》:如果在北京推行,什么樣的人需要購買地震保險?是所有在北京生活的人,還是在北京有房子的人或者有北京戶口的?

史培軍:我認為所有在北京有房子的人都要買,應將其與購房聯系起來,沒房的人自然就不必要購買地震保險,但是如果你在北京工作又沒有房子,肯定也得租房子,這樣,房主應購買房產的地震保險,租房人應購買租用房內的物資地震保險。

《中國經濟周刊》:這種自然災害險的收費標準大約是一個人多少錢?

史培軍:在北京地區,大約每人每年250元~500元,250元保5萬元財產,500元保10萬元財產,與你的工資水平無關,但與你住房的抗震水平相關。

保險的機制是放大效應。比如現在的洪災受損壞后重建費,政府補貼每間七八千元,根本建不起一間房,老百姓一遭災就可能變成貧困戶。但如果按我們現在設計的這種保險模式,每人繳納保費250元,一旦受災,可以得到接近五萬元的賠付,完全可以把房子建起來。

我曾經向總理建議,國外面對災難是靠保險制度把社會資源引導在防災減災中,而我們是靠黨和政府的號召力,發動動員,把社會資源臨時、隨機地引入,形不成制度。除了加強政府在防災減災上的投入外,還要加強動員社會資源的能力,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一種精神境界轉變為經濟制度。

日本從1964年開始實施地震保險,經過46年的積累,基本達到收支相抵,略有節余。

《中國經濟周刊》:如果推行地震保險,會不會有“騙保”的現象發生?

史培軍:這就需要核災。我們現在正在為全國劃分災害高風險地區的范圍。劃在高風險地區內的就要強制投保,之外的自愿投保。

我們的農業保險試點三年多,承諾遭災后保成本賠付,也遇到了“騙保”的新問題,原因是沒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核災。現在國際上的保險機構開展災害保險,其中一項困難就是核損,如果我們的三大災害(地震、臺風、洪水)的保險制度真的建立起來,那么全國至少可以解決10萬人就業。核損就像中介機構、律師事務所一樣,要有資質,要有專業背景、經過專業訓練的技術人員(災害風險評估師)。

《中國經濟周刊》:現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情況如何?

史培軍:作為大學新增專業,目前只有北師大一家在研究生階段招收自然災害保險專業。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都很好,供不應求,每年都要向各保險公司輸送人才。以后要投災害保險,就像國外一樣,投保者不是直接去保險公司,而是去中介機構,算算你有多大風險。一旦遭災后,中介公司要給你核損。如果國家災害保險體制建立后,我們還準備在全國開展災害風險分析師、評估師考試。

《中國經濟周刊》:地震保險將在什么時候開始啟動?

史培軍:現在相關部門正在討論,方案還沒有最后定出來。開啟中國巨災保險,是我們在2008 年雪災后一直積極呼吁的,國家保監會會同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方案策劃。對災害高風險地區進行強制保險,等于你平常積點錢,一旦遇到大災,恢復重建就有錢了。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