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質災害非常發育
汶川縣地質災害點有701處,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大地震后泥石流高發期會維持3—5年
舟曲泥石流災害發生之后,國土資源部把災難歸結于地質災害高發區、與汶川地震有關等五大誘因。
“即使有些山體看上去沒有裂縫,但內部已是四分五裂,一旦下大雨,原本脆弱的部分山體就會被沖刷下來。”
為什么大地震兩年后,泥石流災害集中暴發。許強認為,局地極端氣候在強震區發生或是誘因。
許強依據日本和臺灣的經驗判斷,大地震后泥石流高發期會維持3—5年,“如果長的話可能10—15年。”
次生災害防治任重道遠
四川目前有2.2萬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專項治理規劃投入120億元,已經完成了80%—90%
許強說,規劃投入120億元,已經完成了80%—90%,其余今年底全部完工。
而監測預警,被許強認為是地震后短時間內避免地質災害造成較大傷亡的最佳手段。
而南方日報記者在映秀采訪期間,當地多位群眾也指出,是聽到了民兵的預警才得以及時撤離。
8月15日,舉國哀悼,這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地震后地質災害防治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