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相比紐約東京等國際大都市,中國的‘北上廣’人口聚集程度還遠遠不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日前在中山大學演講中談到,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城市化過程的自然趨勢,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從生產效率以及需求增長等方面,都能更好地拉動鄉鎮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降低城鄉收入差距。他認為,“大”而“密”的城市化發展,更為符合中國的國情。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統計預測,中國的城市人口,將于2030年突破10億大關。周其仁也表示,在未來的5到10年內,中國城市人口將呈加速增長的態勢。
然而即便如此,中國還是處于“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的狀態。2010年,全世界城市化率為50.9%,工業占GDP的比重為26%,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工業化率為1.95。這一比例在美國為4.11,法國與英國則分別為4.11與4.09,而中國的這一數據僅為1.09。
周其仁談到,城市化的相對滯后,使得國內需求遠遠滿足不了國內的工業供應,因而國內的大量工業產品只能出口到歐美等地,“如此一來,金融風暴打擊了西方的經濟,中國的工業往往也是受害者”。
大城市更利
降低收入差距
周其仁在演講中提到,目前中國的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廣州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人口聚集趨勢,但是程度上,與紐約東京,甚至是開羅等城市相比,還是遠遠不夠。
根據調查,日本的大東京地區僅占其國土面積的4%,卻集中了25%的人口,近40%的生產總值;開羅占埃及國土的0.5%,GDP超過全國一半。又如美國紐約,780平方公里的土地卻集聚了1800萬人口,創造了全美國10%的GDP。而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四城市的GDP相加只有全國的一成多。
“為什么在農村沒人賣早點,城市卻有人賣早點?”周其仁舉例談到,城市人口集聚,一個2000萬人的城市,只要有1%的人買早點,便是一項很大的需求。而農村發散的人口顯然是不能形成這種需求的。因而,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能夠帶來更為強大的內需。
他認為,大城市的高生產效率以及高需求,往往更能帶動鄉鎮地區的發展,從而降低城鄉收入差距。他談到,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城市人口聚集程度極高的美國、日本等國家,城鄉收入差距往往不大。
他表示,降低城鄉收入差距的真正含義,不是地區總收入的平等,而是人均收入的平等。因而“大”而“密”的城市化發展,更為符合中國的國情,更有利于降低城鄉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