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從出生到入托、上學、就業、結婚……“小龍人”的成長恐怕要與“排隊”做伴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孫偉麗 趙琬微)2012年是農歷壬辰龍年。對于“望子成龍”的中國人來說,龍寓意著吉祥,不少年輕夫婦正憋足了勁要生個“龍寶寶”。
春節前,記者走訪了北京婦產醫院、協和醫院、海淀婦幼保健院等三甲醫院和專科醫院,得知各醫院今年9月以前的產科床位均已告急。專家預計,受育齡婦女進入高峰期和傳統觀念影響,2012年或將迎來龍年嬰兒潮,打破“千禧寶寶”“奧運寶寶”創造的出生紀錄。
“一般不是懷孕12周才去醫院建檔嗎?怎么床位都沒有了呢。”26歲的張倩已經懷孕9周多,11日一大早她和丈夫來到北京協和醫院,打聽后才得知2012年9月份的床位也只剩最后幾張,而自己的預產期是8月份的,張倩的臉上流露出幾分失落。
北醫三院婦產科醫生黃鑫表示,科室醫護人員和床位現在紛紛“不堪重負”。北醫三院每個月產科床位可承載的上限約為300人,但對于蜂擁而至的準媽媽們,床位仍然緊俏。有的人在準備懷孕時就提前預約了產科的號。
在位于朝陽區姚家園路的北京婦產醫院新院區,記者看到分診臺前的告示顯示,2012年8月的分娩床位已滿。“9月份的也得抓緊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現在起,北京婦產醫院開始限制建檔,每月只建1000個,所以只能是先到先得。
張倩心里有些矛盾,“剛懷上龍寶寶的時候特別興奮,爸媽和朋友都說龍年的孩子命好。可這幾天連著跑了北醫三院、協和醫院和婦產醫院三家大醫院,都說床位滿了沒法建檔。”張倩決定明天去到家附近的二級醫院看看。
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80后”的“龍爸”“龍媽”已經成為生育“龍寶寶”的主力軍,且大多數是頭胎生育。海淀婦幼保健院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在該醫院建檔的27700余人中,有近1.5萬人年齡低于30歲。
專家分析,隨著以獨生子女為主的“80后”夫妻邁入生育高峰,孕嬰用品市場將迎來新的消費主力軍。
將在今年5月迎來寶寶誕生的王婧婷周末來到王府井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打算給即將出生的寶寶買些小衣服。王婧婷發現,最近幾個月,幾乎所有品牌的嬰兒服裝價格都漲了。“去年10月這件淡黃色的連體嬰兒裝還是150元,現在一下子漲到180元了。”她說。
記者從北京一家月嫂公司了解到,2001年北京市場上一名中級月嫂的月薪在500元左右,2008年達到2000元,2011年已經漲到4000元。從500元到4000元,月嫂薪酬的主要增長年份是2007年、2008年和2011年。
月嫂中心負責人表示,2007和2008年正是“豬寶寶”“奧運寶寶”的出生高峰年,2011年則是“龍寶寶”到來前為市場鋪墊的提前漲價。目前北京持育嬰員證書的月嫂不足4000名,且一些月嫂在雇主家服務時間較長,預計2012年每月的月嫂缺口將達千人,一些金牌月嫂的檔期已經訂到2012年7月了。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口問題專家陸杰華表示,20世紀80年代是一次生育高峰,那一代人現在正處在30歲左右,陸續進入生育高峰期。育齡婦女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給龍年新生兒的出生助了一把力。
“奧運寶寶”在今年扎堆入托的困難還未解決,“小龍人”的尷尬又將到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形容說:“這批‘小龍人’從一出生就搭上了一輛高峰時間駛出的公交車,從出生到入托、上學、就業、結婚……今后還有很多隊需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