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釋疑解惑
三大爭議均有法可依
是否把道德問題法律化?
“子女收入不高,老人貼補貼補,犯得著要立法去管嗎?”有網友評論說,這一規定是將道德問題法律化。
趙建陽認為,民法通則、物權法都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而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根據法律的這些規定,父母對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再承擔撫養義務,當然可以拒絕其提出的經濟資助要求?!壁w建陽說,規定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是對老年人財產權益的法律保護,并沒有從立法上普遍禁止“啃老”,不能說是把道德問題法律化。
“獨立生活能力”怎么界定?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壁w建陽介紹說,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則進一步明確,“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了這些法律,司法實踐中認定有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并不是難事。
是否是對“80后”“90后”的“懲罰”?
趙建陽解釋說,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或者說“啃老”由來已久,并不是在“80后”、“90后”身上才有的現象,立法只是針對“啃老”這一社會現象,規定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并不針對哪個特定年齡段的人群。在房價高企、就業壓力加大的現實背景下,“80后”、“90后”走上社會后面臨著很多壓力,需要家庭、國家和全社會的關心、鼓勵、支持和幫助。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愿給予“80后”、“90后”子女一定的經濟資助,包括資助子女購房等等,有利于減輕社會壓力、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對這種有益無害的行為,立法不會也不應當禁止。
觀點交鋒
增加老百姓所得才能治本
為什么現在會出現啃老的現象?“啃老族”當中不排除有一些年輕人是好吃懶做,或者是恣意揮霍,這種“啃老”當然應該得到譴責,但這也是一種道德問題,靠立法也未必能解決。更多的實際上是現在年輕一代收入有限又不得不依賴父母甚至祖父祖母輩的幫助。過去老一輩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下收入還可以維持家庭生活,但是現在年輕一代就越來越困難,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所以要解決“啃老”問題,并不是一味地去指責,更重要的是從社會分配著手,增加老百姓的所得。曹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