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葛劍雄 國內移民的歷史貢獻
-歷史學家講述國內移民對于中國疆域和民族共同體形成和鞏固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開疆拓土,接著一定要有一次大規模移民才能鞏固
-強調漢族對少數民族有影響,也要強調少數民族對漢族的影響
-演講者:葛劍雄
-演講地點:國家圖書館
-演講話題:移民與中國: 從歷史看未來
-主辦單位:中國社科院等
-主講人小傳
葛劍雄,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生于浙江湖州。1983年獲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93年任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兼職有國際地圈生物圈中國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等。著有《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等。
移民與流動人口最大的區別,是移民主要是定居或以定居為目的。而流動人口則不是這樣。流動人口對遷入地缺少一種歸屬感,而若以定居為目的,會對定居地產生歸屬感。那么歷史上的移民對中國有哪些主要貢獻,起過什么作用。
-有利于中國疆域的形成
-漢武帝遷移72.5萬人到河西走廊等地
移民對中國疆域的影響很大。中國今天的領土,主體是從秦朝開始的,稱為中原王朝,以后形成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政權的版圖。
秦朝其實只占今天中國東部一塊,怎么能夠發展到清朝那么大的領土呢?當然有很多復雜因素,也不排除武力擴張作為開疆拓土的手段,但是即使是武力擴張,要是沒有接著進行的移民,沒有主體民族在新領土上定居,絕對沒有辦法鞏固。所以中國歷史上每一次開疆拓土,不管武力還是和平,接著一定要有一次大規模移民才能鞏固。
就是秦朝疆域的形成也是移民的結果。在秦國滅六國之初,還沒有到達嶺南,連今天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也還沒到。秦長城是從臨洮,也就是今甘肅岷縣,一直蜿蜒到遼東,在此范圍外還是其他少數民族。秦始皇征服江南后,開始把中原人遷到今天寧波、紹興平原,而把當地人遷到更偏僻的皖南山區。征服嶺南以后,讓軍隊留在那里與當地的越人雜居,又從北方補充好幾萬婦女,以便移民成家立業。
秦朝疆域沒有包括河西走廊,但到漢武帝時候開疆拓土,把原來屬于匈奴的河西走廊占下來。但匈奴人在北邊,羌人在南面,還不能夠穩定下來,所以漢武帝實施一項大規模移民計劃,一次性遷移725000人到河西走廊、今內蒙古和陜北,并在河西走廊建立郡縣。這里就變牧為農,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農業區,成為中原文化向西域傳播的一個走廊。從此河西走廊與中原緊密聯系起來,有時發生戰亂,河西走廊與中原隔斷,孤懸在外面,但是繼續保持華夏和漢族文化,戰亂過了又會重新聯系起來。
-有利于邊區政權的擴張和內遷
-難民投奔邊疆政權受到中原王朝的關注
邊區的政權也是通過移民進行擴張或者內遷,因為中國歷史上不僅有以漢族為主建立的中原王朝,還有很多邊疆政權。
比如今天云南這一帶,唐朝時候曾經建立過一個政權南詔,南詔本來完全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政權以后感到僅僅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不足以跟唐朝抗衡,同時也難以發展,所以它一次次通過對唐朝戰爭,從成都平原、四川、從周邊強制遷移很多人口到自己的范圍中來,甚至讓俘虜的唐朝縣官做了國內的執政官,從制度上進行改革,以適應發展需要。此外還從成都掠奪大量紡織工人、技師,后來它產的錦紡織品居然跟蜀錦差不多。所以邊疆地區的政權在建立過程中,也是不斷進行各種移民。
又比如五代時期,契丹原來是游牧民族,在擴展過程中把大量中原人口遷到自己的范圍之內。還有一個情況我們以前不太注意,每當中原發生戰亂,有不少漢人主動投奔邊疆民族政權,甚至包括一些知識分子、官員。這是因為中原戰亂不止,相對而言邊疆少數民族地方還比較安寧,所以有不少中原難民,甚至包括一些高級難民主動投奔。由于有了這些人口,邊疆政權都會有比較快的發展,作用就在于此。等到這些政權合并到中原政權,實際也就擴大了中國的疆域。
中國的邊疆地區往往由當地少數民族首先開發,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與中原合并,中原王朝才有興趣去統治那些地方。否則,沒有開發的不毛之地,中原王朝會不屑一顧。
遼的疆域擴展到那么大,移民起了很大作用。遼朝除了占有燕云十六州本身的人口以外,還把大量內地人遷到今天的呼倫貝爾以及東北、內蒙古其他地方。那里原來是牧業區或荒地,在遼時就成為農業區。在西夏、大理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對邊疆地區來講,移民也起了很大作用。
-有利于中國疆域的定型和鞏固
-來不及移民,導致清朝喪失國土
正因為如此,中原王朝一方面不斷移民鞏固邊疆,另一方面邊區政權也通過移民得到發展,最終合成中國的疆域,使之定型并且鞏固。
中國的疆域最終成果反映在清朝的領土,這片領土的鞏固以及最后在帝國主義侵略的情況下并沒有被完全分割,我們也要感謝移民。
1840年以后中國受到帝國主義特別是沙皇俄國的侵略。俄國侵略之所以得逞,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清朝不太重視邊疆建設,也包括沒有及時移民。康熙年間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雙方邊界。其中有一塊烏第河“待定地區”,實為俄國人打入的一個楔子,以借“待定”而日后進一步擴張。條約簽訂后,清朝對東北還是實行封禁政策,不許漢人遷入,也沒有建省,黑龍江由黑龍江將軍、吉林由吉林將軍、遼寧的大部分由盛京將軍管理,是一個軍事駐防地區,沒有什么人口。所以從沈陽往北,除了一些稀稀拉拉的兵站以及少數幾個城市以外,基本上沒有什么居民。而俄國卻不斷派人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順著黑龍江東下。等到《璦琿條約》簽訂的時候,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基本沒有什么清朝居民,只有當地的少數民族,而俄國人已經大批侵入,所以俄國很輕易地把黑龍江以北的地方拿走。
在這種情況下,清朝才開始改變政策。從1860年開始,東北放墾,允許內地百姓大規模遷到東北。到了光緒年間,清朝在東北已經擁有1700萬人口,絕大多數是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的移民,主要來自山東。清朝末年設立東北三省,發展到1937年“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有3000萬人。所以盡管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占領東北,但是面對這3000萬中國人,也不得不采取間接的辦法,扶植一個傀儡,表面上還是滿洲國。但與此同時,日本制定“拓殖滿蒙計劃”,準備移民100萬到東北、內蒙古。所以邊疆斗爭本質上是移民,如果清朝不是及時把1000多萬移民移到東北,俄國跟日本就會像當年瓜分庫頁島一樣將東北瓜分。
盡管從理論上講,本地民族有發展的權利,但是只要有國家存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要保證主體民族能夠在國家的各個部分占有一定的地位,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領土從清朝時“秋海棠葉子”的形狀變成今天的雄雞形狀,失去的部分基本上都是還來不及移民或者很少移民的地方。
-有利于華夏——漢族的形成
-移民過程中,漢族不斷把當地民族同化
今天的中華民族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概念,只是一個民族的共同體,泛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56個或者將來通過識別還可能增加的民族。這個民族共同體的主體當然是漢族,這是歷史形成的。漢族及其前身華夏諸族,其形成和擴展完全離不開移民。
首先,華夏——漢族通過不斷遷入其他地區的辦法一次次從黃河流域遷到南方和各地,使漢人的居住區、生存空間不斷擴展,資源不斷增加,人口也不斷增加,最后形成一個主體。
這類例子很多,比如秦朝開始南遷,到了東漢末年三國的時候又是一次南遷,公元4世紀初西晉出現“永嘉之亂”,接著是所謂“五胡亂華”,其實是華人自己亂了,于是又出現大規模南遷。公元8世紀中葉,唐朝安史之亂后的南遷,持續到五代期間。而北宋末年1127年“靖康之亂”后又大規模南遷,一直持續到南宋末和元初。所以現在很多南方人,要追溯自己的家族的來源,幾乎都在北方,就是一次次移民的結果。
在移民過程中,北方或者平原來的漢族不斷把當地民族的人口改變為漢族。
在北方,少數民族在不斷內遷,如匈奴人、鮮卑人、羯人、氐族人、羌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這些少數民族主要有兩種身份:一種是軍事上的征服者,包括跟隨他們遷入的人口;還有一種是被征服者,比如戰俘。但不管哪一種人到了中原以后,比較快地被中原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所征服,所以我們講軍事上的征服者最后都成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為什么呢?第一,陷入漢人的汪洋大海,鮮卑人、女真人、蒙古人、滿人盡管當了統治者,但畢竟是少數。第二,在現代化以前,農業文明整體比牧業文明先進,這是否定不了的。
不管怎樣,南方漢人遷到少數民族地方去同化他們,北方漢人在少數民族遷進后將他們同化掉,這樣漢族才形成中國以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如果漢人不遷移,也不允許少數民族遷移進來,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所以移民對漢族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有利于少數民族的發展
-東鄉族從中亞遷過來,后在甘肅形成
少數民族也得益于移民。不遷入中國,他們就不是中國人,就不屬于中華民族。如俄羅斯人、塔塔爾人,還有越南的京族人,都是這樣,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少數民族基本上是在當地發展,沒有遷移,或者說基本的活動范圍沒什么改變,他們與移民也有關。如臺灣高山族,從16世紀開始便多次遭受外國侵略。1563年倭寇侵入臺灣島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基隆市一帶,在入侵者的燒殺掠搶之下,當地人被迫遷居山區,以后又有荷蘭、西班牙殖民者和美日侵略者的入侵。17世紀以后,又隨著大陸漢族移民的遷居和擴展,他們又都逐漸移居到深山。沒有遷走的那部分就與漢人融合了,或者看不出什么差別了。譬如高山族的一支平埔人,歷史上平埔人包括10個族群,長期與漢族雜處、通婚,較早接受漢族文化,至19世紀以后,已經基本與漢族融為一體,現在與閩南人、客家人差別很小。基本上在當地形成的民族也受到移民影響,但相對較小。
第三種少數民族是以移民為基礎形成,或者在形成過程中有過重大遷移,或者兼而有之。譬如維吾爾族、裕固族、東鄉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回族,有的民族本身就是移民的產物。
如東鄉族,元朝時候從中亞的撒馬爾罕遷過來,以后在甘肅形成。
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滅了北宋,女真人大規模遷到黃河流域。由于女真人是少數,金朝統治者有意識地把他們分散到各地。金朝滅亡后,這些女真人大部分留在中原,少部分遷回到東北,遷回到東北的人以后再發展成為滿族,所以女真是滿族的來源,但是不等于女真人就是滿族。
所以中國的少數民族與漢族一樣,與移民有密切的關系,相當一部分是移民的產物或者得益于移民。
移民起了什么作用呢?就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從宋、元、明、清來看,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實行的政策一般都是先建立土司,讓少數民族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保持當地的習慣,首領仍按原來的辦法產生或者世襲。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就是不再讓當地土官、土司世襲,而是改成流官,由中央政府或者上級政府派遣官員取代他們,就是將這些特殊行政區正常化。這個過程怎么能夠做呢?一般都是以移民為先導,如果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定數量的漢族移民,漢族政府派去的流官怎么進行統治?不可能的。另一個途徑就是移民過程中的通婚,他們的后代很難歸入哪一族,幾代以后界限就消失,最后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融合的完成一定要有這個過程。
多民族共同體真正形成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強調漢族對少數民族有影響,也要強調少數民族對漢族的影響。迄今為止,世界上比較成功的例子,都是逐步淡化本民族意識,再通過共同生活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融合。
-有利于移民與地區的開發
-沿海沿江的一些城市大都是移民的產物
移民與農業社會的地區開發。農業社會主要是靠人力,一個地方不可能自己產生很多人口,要使它出現一個大的變化,就得靠外來的勞動力和人口,所以歷史上每個地方的開發動力都來自移民。完全靠本地,既缺少勞動力,也缺少先進的生產技術,甚至連好的農作物都沒有。移民的過程實際就是開發的過程,農業的發展基本跟人口成正比,所以中國古代的地區開發就是一個不斷移民的過程,什么地方移民成功,開發也就成功了。
移民與地區重新開發。有些地方已經開發,但是經過戰亂又荒蕪了,又倒退了,重新開發的動力主要靠新移民。明朝初年實施大規模移民,其中也包括今天北京一帶。當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因為北京還是元朝的大都。由于大批蒙古人跟著元朝北撤,加上戰亂影響,到朱棣遷都北京時,當地人口不多,與首都地位不相適應,所以朱棣實施大規模移民,主要是從山西遷入,因為山西是高原,比較封閉,在元末明初的戰亂中,受戰亂影響較小。
移民與近代城市的發展。1840年以后,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幾個沿海港口,上海是其中之一。沿海沿江的這些城市幾乎都是移民的產物,其中最典型的是上海。
1843年開埠時,整個上海縣50多萬人口,外國人才二十幾個,但是開埠以后人口飛速增加,到1900年的時候,上海人口已經突破100萬。到解放時上海人口500多萬。
城市發展動力主要不是本地人,都是外來的,而移民的素質又起很大作用。上海的外來移民中70%左右都來自浙江北部、江蘇南部,這一區域從五代開始,差不多近1000年來都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方,所以移民素質相對比較高。
天津也是移民城市,但是與上海相比,天津的移民比較單一,主要是河北人,其次是山東人。移民的來源是比較窮苦的地方,不像上海能夠得益于長江三角洲這塊富庶的地方,所以天津移民總的素質不如上海的高,吸收的外國人也不如上海那么多,所以同樣是移民城市,地位相對就要低一點,影響也比較小。
移民本身的來源和素質固然重要,但是遷入后將移民放在什么樣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一個城市如果不向優秀移民開放,城市的活力也就沒有了。
-有利于文化的傳播
-玉米、紅薯、土豆、花生都是外來作物
移民是文化傳播最活躍的載體,在沒有現代化傳媒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中原華夏人原來喜歡穿寬袍大袖,越是有地位的人越是要掩蓋形體。北方的游牧民族要騎馬,要狩獵,服裝都是緊身的,行動便捷。中原人通過移民與游牧民族接觸,才學到這一點。
以前漢人習慣席地而坐,盤腿坐在席子上,而北方少數民族胡人騎慣了馬,平時坐在小凳子上。因為胡人逐步內遷,漢人逐步接受了胡人的習慣,并且制成各種椅子。
農作物的傳播也可以通過流動人口,比如通過商人,通過海上的貿易,可以將新品種傳進來,但是新作物的推廣就離不開移民。農民最現實,將新作物種子給他,他未必會要。但看到外來移民種新作物豐收,收入高,他就會主動學。玉米、紅薯、土豆、花生都是外來作物,明朝中期傳入中國,到清朝逐漸普及。這些作物都是隨著移民的遷移而得到傳播推廣的。
移民的過程也是精神文化的傳播過程,音樂、舞蹈、藝術都是靠移民傳播的。今天民樂中的弦樂器,二胡、京胡、高胡、板胡都帶個“胡”字,就是胡琴,中國傳統樂器中原來沒有,是從西域,今天的新疆或者是再遠的中亞傳播過來的。十六國時,后涼的呂光一次就從西域引進大批音樂人才,這些人以后又遷到中原地區,將音樂也帶過去了。盛唐音樂帶有很多外來成分,要是完全按中國傳統,那就根本沒有這種音樂。
移民與職業也有關系。如上海不同來源的移民往往從事不同的職業,這是因為同鄉間相互影響,相互幫助,時間長了就形成某地移民在某些職業上的優勢。解放前上海的警察大多是山東人,山東人生得高大,當警察比較合適,以后就形成職業優勢。拉黃包車、蹬三輪車的大多是蘇北人,碼頭工人、紡織女工也以蘇北人為主。揚州人所謂“三把刀”——修腳刀、切菜刀、理發刀,在沐浴業、餐飲業和理發業中占優勢,這些都與移民密切相關。
-有利于中國城市現代化
-城市人口素質的提高也離不開移民
首先,城市化離不開移民。盡管城市化不是現代化的惟一道路,但中國的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人口大約已占總人口的40%左右。
城市化靠什么?靠移民。完全靠本地農村人口轉變成為城市人口,一是數量有限,特別在中西部地方。另外如果就地轉變,人住進洋房,生活還是農民的生活方式,改變不了的。像上海浦東就出現過這個問題,已經變城市了,但是農民很多生活習慣和觀念沒有改變。所以任何城市化都需要外來的移民,何況現在城市化不單根據人口數量,還要根據人口密集程度、資金和人才的密集程度,只能靠外來移民。
中國未來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就是農村流向城市,小城市可能流向大城市,或者是向城市群中間密集。東部大城市可能太多了,但西部將來還是要有計劃地發展大城市、特大城市,使它形成生產能力,形成文化創造能力。
再者,人口素質的提高也離不開移民。一個地方風氣的改變,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外來文化的接受程度,都與移民的數量、質量成正比。一個地方的風氣,學風也好,文風也好,民風也好,要有比較大的改變,不能夠寄希望于本地。一定要有外來文化、外來高素質移民的沖擊,歷史上都是如此。
最后一點,移民還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全世界人口分布都不可能均衡,這是正常的,因為地理條件不同。而且,世界潮流不是人口更加分散,而是高度地密集。比如日本的人口集中在東京灣和京都、大阪、神戶地區。美國和西歐也是這樣,都大規模集中。
但是集中和分散都要講究合理,合理的分布就需要不斷通過移民加以調節。未來可能有更多的人往東遷。但是西部也需要移民,西部需要的人口不在于數量,而是需要質量。
人口的合理分布需要經常性的人口調動,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口能充分發揮作用,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也離不開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