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長的調查艱難的搜索
MH370失聯的115天里,以中馬澳為主導的搜索隊伍沒有一刻停歇,為盡快找到飛機,幾乎“不計代價”。從泰國灣到馬六甲海峽,從安達曼海到南印度洋,多國衛星變軌找尋,空中海下無所不搜,卻一直未能窺見客機的“一鱗半爪”。隨著一條條線索被發現,又被否認,人們的心也一次次被揪起,又跌落。
期間,搜尋人員在南印度洋探測到疑似MH370黑匣子發出的水下脈沖信號,但經連月排查,澳方宣布排除這一線索。法新社指出,由此,搜索出現“倒退”,不得不邁向艱苦的海底搜尋。
那么,有關方一直依靠飛機與衛星6次“握手”信息而劃定 “南北走廊”搜索區,并通過飛行模擬系統不斷研究MH370的狀態,這些辦法是否可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的結論經過了嚴格論證,之所以還沒找到飛機,是緣于“海洋太大、海水太深、海底復雜”。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也稱,其早就分析出,MH370的最后地點可能比疑似黑匣子信號的地方更靠南,暗示澳方對疑似黑匣子信號過多關注,忽視了相關報告。該組織同時稱,由于缺乏追蹤數據,分析仍有許多不確定處,無法精準定位飛機最后地點,只能由調查人員艱苦地排查。
6月26日,澳方在重新分析“握手”信息后,終于劃出一塊6萬平方公里的新搜尋區域,與原本相比更偏向西南。澳方已委托私人公司進行海底測繪,中方“竺可楨”號測量船也協助工作,新一輪搜尋大幕拉開。澳方強調,海底地形復雜,要排查新區域,至少需1年時間。
艱難而又未知的搜尋行動考驗人們的耐心。曾參與搜尋法航447的美國華裔專家陳長勝表示,海中尋找失事飛機,關鍵是科學地確定尋找“范圍”。即使運氣夠好能成功定位飛機經緯度,要克服讓人畏懼的海洋深度,也非易事。CNN曾給出一個比喻:想象自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站在高山上,想看到山下的一個手提箱。
悲痛未息前路艱難
擺在搜尋人員面前的困難還不止此。MH370已成為人類航空史上最昂貴的搜救行動,各國對于費用分擔問題還未達一致,隨著搜尋常態化,海底測繪與偵測將需要更多花費。有報道稱,飛機制造商、航空公司或也將分擔部分費用,以查明事故原因。由于事件復雜性,費用問題牽扯各方利益,還需協調解決。
悲痛、期待、惶恐、失望、重燃希望……115天的等待,239名機上人員的家屬心情無數次大起大落。目前,有關賠償已經啟動,馬航承諾為家屬提供一切幫助,并盡力滿足要求。
確認客機失事原因和責任主體,是家屬索賠的根本。MH370到底是因為自然災害、機械故障還是人為故意導致失事,將使最后的賠償主體和數額不盡相同。理想狀態下,選擇便利的起訴地和適用賠償標準高的法律,無疑能讓家屬獲得最大的利益保護。但是,跨國訴訟的地域障礙、語言障礙,高昂的訴訟成本,也不能不考慮。
而馬航自身糟糕的財務狀況,也為巨額賠償蒙上陰影。出事前,馬航就經營不善,虧損巨大,如果其真的破產,那么“爛攤子”恐怕需要馬國政府分擔。不過CNN指出,即使馬航破產,家屬仍可通過保單獲賠。
馬國總理納吉布已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上撰文反思稱,此次事件中,馬航與馬國政府存在應對不足、安全缺失,但全球航空業都應吸取教訓,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國際民航組織也在MH370失聯后著手制定新標準,討論安裝實時追蹤系統,以更好地監控長途航線飛機。也有人提出改良通訊系統、增強黑匣子電量和錄音時間等,為出行安全增加保障。MH370事件暴露的諸多問題,引發航空業重新洗牌。總之,這起事件已永久地改變了這個世界,希望謎團可以盡快揭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