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中國大量引進種豬效率低 浪費糧食400億斤

2014年02月08日10:27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育種戰略 風土馴化 瘦肉型豬種 引進品種 糧食需求

近些年,一些畜牧企業盲目從國外大量引進種豬,未經風土馴化直接推向市場,導致生豬養殖效率低下、糧食浪費驚人,且給我國生豬產業帶來重重隱患。許多業內人士和專家疾呼,相關部門應制定育種戰略、完善選育體系、整合市場資源,促進適合國內生態環境和飼養模式的種豬品種選育,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糧食浪費驚人

最近,湖北省一些生豬養殖戶發現,市場上本土豬種越來越少,絕大部分都是國外引進品種。這些引進品種產仔率雖高,但死亡率也明顯更高,生豬變得越來越難養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遇到的這一問題正是困擾我國養豬業的大難題。

在武漢市漢陽區養豬20多年的劉樹來說,近年來,他飼養的杜洛克三元雜交豬長到100來斤時,稍有疫病就可能成批死亡,一批300多頭豬中一次會死二三十頭,“以往本土豬種患病打些青霉素就能好,現在這些洋豬用再好的藥也不見效,這些豬死得太令人心痛了”。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振華說,相對于本土豬,外國生豬品種具有日增重快、瘦肉率高等優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批量引入國外瘦肉型豬種。相對于高成本、高技術的長時間馴化改良種豬,直接引進種豬繁殖品種增重快、產仔多、相對經濟效益高,因此大部分種豬場情愿直接引種推向市場立即獲益,而非進行改良選育。但這些種豬的后代很容易退化,并易出現成活率低等問題。

據介紹,急功近利地大規模盲目引種,使我國種豬年平均進口量從2000年至2007年間的約2100多頭,到2008年達到近1.2萬頭,2012年高達1.8萬多頭。目前國內飼養的生豬中,基本被杜洛克、大約克夏、長白三種國外種豬雜交品種壟斷,所占比例超過70%。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喻傳洲說,由于近10年來大規模引進國外種豬,生豬死亡率上升,導致國內母豬養殖效率低下,國內母豬年提供的出欄商品豬數量整體明顯下降。要維持我國當前年生豬出欄量,必須養殖5000多萬頭成年母豬,而美國、丹麥等養豬強國,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數量在20頭以上,“要是能達到這樣的養殖效率,我國僅養3500萬頭母豬就行了”。

豬死亡率高、養殖效率低,更是帶來驚人的糧食浪費。王振華說,一頭生豬長到100斤時,包括母豬繁殖用料在內共需消耗飼料400斤。目前,1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數量從2005年的16頭下降到14頭,每年減少的兩頭生豬出欄量絕大多數在100斤左右死亡,相當于一頭母豬每年浪費糧食800斤。 以當前全國5000萬頭母豬計算,我國因生豬養殖效率低下造成的糧食損失高達400億斤,相當于1億人一年的口糧消費。

“洋豬”帶來三大隱患

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種豬長期依賴進口,以及“重引種、輕選育”造成的“洋豬遍地”現象,嚴重制約我國走向養豬強國,且對我國生豬產業帶來三大隱患:

一是推高養殖成本?!把筘i”死亡率高,成為我國生豬養殖成本上升的一大推手。劉樹來說,一年死30頭就得凈虧上萬塊飼料錢,這些都得攤入養豬成本。武漢天種畜牧公司副總經理劉師利告訴記者,一些養豬強國養豬成本在人民幣5元/斤左右,而我國由于生豬存活率低,每斤養殖成本高達7元,“這直接推高了老百姓餐桌上的豬肉價格”。

二是帶入疫病。面對引進國外種豬帶來的豐厚短期利益,國內不少種豬場爭相引進,一些豬場正規途徑難以實現便通過走私等方式引種。喻傳洲說,種豬引進渠道雜亂,不少種豬活體或凍精引進未經過國家檢疫,加劇了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生豬疫病的傳播。

如藍耳病1987年在美國爆發后,1995年傳入我國;圓環病毒病1991年在加拿大首次發現,隨后很快在我國出現。由于大量引種,這些國外生豬疫病逐漸替代傳統的豬瘟、肺疫、丹毒三大病,成為我國養豬業主要威脅。

三是容易與人爭糧。長期以來,我國豬與人爭糧的矛盾始終存在。國內傳統的農副產品和分散式飼養模式,由于飼料的營養價值和轉化率不及玉米、豆粕和魚粉,國外豬種難以適應。而適宜玉米-豆粕型飼養的國外豬種,在國內規?;B殖后,帶來的是玉米等糧食需求的激增。

養豬大國不是養豬強國

作為傳統的豬肉消費大國,我國目前已成為養豬大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末我國生豬存欄4.7億頭,出欄6.9億頭,豬肉產量335萬噸。專家表示,隨著我國人口復合增長率與城鎮化率的雙重增長,未來10年豬肉需求量仍將保持2%~3%的年增長速度,因此加快從養豬大國向養豬強國轉變意義重大。相關部門未來需要采取積極措施,扶持選育適合我國的種豬,打破當前種豬領域“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惡性循環。

首先,要加強管理制定育種戰略。種豬行業人士建議,調整現有種豬選育“以洋為主”的思路,大力普及風土馴化洋品種對我國生豬產業的重要性;加強對相關機構、企業的管理,有效遏制種豬依賴國外引進的現象;學習借鑒國外引進種豬培育適應本國環境高產高效品種的成功模式和經驗,制定選育種豬優良品種戰略,從品種源頭提高我國生豬養殖效率。

其次,健全優質種豬選育體系。王振華說,應改變當前國家支持種豬選育項目主要落在科研院所的現狀,采取降低企業申報種豬選育支持項目門檻、給予金融貸款政策扶持、培育種豬選育龍頭企業等綜合手段,充分發揮種豬企業自身優勢和參與積極性,形成種豬選育政府大力扶持、企業積極參與、科研單位指導的局面,加快適合國內生態環境和飼養模式的種豬品種選育進程。

最后,培育行業組織加快整合。劉師利認為,目前國內各類大小種豬場共有5000多家,綜合實力良莠不齊,市場整合與兼并進展緩慢,容易發生惡性競爭。建議相關部門大力培育種豬行業組織,通過制定行業協會規定加強行業自律、搭建企業溝通平臺等舉措,加快種豬市場的資源整合,鼓勵育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企業相互參股、持股,借助資本紐帶降低生豬行業交易成本,加快優良品種市場推廣普及步伐。(記者徐海波 李勁峰)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