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油價上調壓力猶存,期待市場化改革
2月19日,發展改革委宣布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50元,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石油號稱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油價的每一次調整,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事實上,自我國于2008年底啟動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來,成品油價格已歷經14次調整,其中上調9次,下調5次,國內油價也因此備受“漲多跌少”的質疑。
“今年我國成品油價格仍面臨較大的上調壓力。”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受北非中東局勢緊張影響,全球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很大,再加上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國際油價將呈總體上行趨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成品油、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和各類電價定價機制。
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價格是牽動經濟全局乃至老百姓福祉的重大問題,目前的能源定價機制有進一步改革的必要,要根據宏觀經濟選擇適當時機進行理順和逐步完善,制定合理的政策。
韓曉平表示,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并不意味著一味漲價,在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同時,我國的成品油市場應建立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使競爭更加充分,通過市場的力量,維持油價的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