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浩俊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11日被廣泛報道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報道稱,工商總局抽檢結果顯示,有效送檢樣品為497批次,不合格的172批次,不合格率為34.6%。其中,天貓商城不合格產品數為38件,居榜單前列,淘寶不合格商品為19件。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關媒體的報道,此次抽檢主要是針對消費投訴較多的商品,也就是說,不合格的概率要大得多。用這樣抽檢得出的數據去推導和換算網購商品的“總體不合格率”是不太科學的。退一步講,就算可以推導換算,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去報道、去渲染網購商品的抽檢結果,是否恰當,也值得關注。
事實上,從近年來網購商品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商品的質量還是電商企業的信譽,都在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提升、不斷改進、不斷出現新的變化。所以還存在一些不合格商品,一方面,與消費者對網購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從事電商業務的人群越來越廣,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相關的監管手段還難以跟得上網購業務的發展有關;另一方面,面對快速發展的網購業務以及迅速崛起的網購平臺,在如何治理和管理方面,還局限于把責任交給企業、把問題交給消費者的狀態,而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共治機制。同時,在抽檢的方式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太科學、合理的地方,容易給輿論和公眾形成錯覺,甚至給一些不太負責任的媒體鉆空子、做文章、吸眼球。如在某一電商平臺抽檢出不合格商品和不合格率,就立即推算成所有電商平臺都存在同樣不合格商品和不合格率。顯然,這樣的推算是缺乏科學性的。
我們說,對網購商品存在的不合格產品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也應當加大抽檢力度,并通過一定的途徑予以曝光。但是,這不是目的,目的應當是通過檢查,提高各方對網購商品的關注度,形成齊抓共管的共治局面,而不是把矛盾全部交給企業,由企業來消化處理。如果這樣,哪個企業也無力承受,更別說網購這種遍及面極廣的銷售平臺了。就算關閉所有電商平臺,不合格商品照樣會存在,而且,可能會更多。
實際上,在如何治理和管理電商平臺、提高網購產品質量方面,相關企業已經非常認真、非常用心、非常重視了。以阿里為例,其設立的“神秘抽檢”機制,已能支持3000多項檢測,一年平均發起十余萬次抽檢,花費更是超過了1個億。其它電商企業,在這方面也有相當的投入。這也意味著,企業在這方面的責任心已經相當強了,能夠做的都在積極地做,不該由企業承擔的責任也在承擔。如果再不堅持共治原則,理順治理關系,把各方的責任都落實到位,就會對整個電商行業產生致命打擊,對創業創新、共享經濟發展、消費需求擴大、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等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發生在電商平臺上的這些不合格商品,電商平臺只是最終反映。在這之前,實際已經形成了很多漏洞、很多缺口。譬如生產環節的抽檢、運輸中的檢查、原材料進廠的把關等,如果是進口商品,還有海關、商檢等等。所有這些環節,如果都能夠嚴格把關,進入到電商平臺的商品,可能就會合格率大幅提高。恰恰是,很多環節都失控了,都把問題交給了電商平臺,把矛盾暴露在電商平臺,似乎這一切問題都是電商造成的。沒有電商,問題就不會存在一樣。
應當感到欣慰的是,正是電商平臺的出現,才讓很多不合格商品暴露了出來,才使得消費者更加關注商品的質量,讓有關方面更加重視商品的質量。那些在線下銷售、但沒有把問題暴露出來的商品,才是對消費者的最大傷害。切莫因為電商平臺存在不合格商品,就認為是電商平臺帶來了商品的不合格。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何對網購商品進行抽檢,也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很明顯地,此次相關媒體報道的抽檢不合格率,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因為,線上不象線下,線上的電商平臺大多規模很小,商品的代表性不強。只要抽檢面達不到一定比例,用線下抽檢的方式去衡量線上商品的合格情況,誤差就會很大。所以,如何針對線上企業的實際,找出更加合理的抽檢方法,對企業很重要,對相關職能部門也很重要。
同時,以“有罪推定”的方式去檢查網購商品的質量情況,單一地公布抽檢不合格率,似乎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更重要的,抽檢結束、結果公布,就算任務完成,就把責任全推給電商企業,而不去認真落實各方責任,也不利于網購商品質量的提升。即便企業投入再多、監管再嚴,網購商品不合格的現象依然會存在。因為,源頭存在問題,過程缺位很多。只靠電商企業一家來保證網購商品的質量,電商企業擔不起這個責任,也不該承擔這么多責任。共治才能共贏,共贏才能共享,共享才能共進。這是最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