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據《人民日報》報道,四川宜賓市選拔70名優秀環衛工人,前往新加坡考察學習,了解先進的環衛作業和管理經驗。這引起了廣泛爭議:贊同者認為體現了對環衛工人的尊重和關愛,反對者認為這是作秀、效果存疑,甚至是浪費公帑……
“出國考察”不如給環衛工漲薪
環衛工人素來被人們稱之為“馬路天使”、城市的“美容師”。他們一年365天,無論晴天下雨,為潔凈城市,默默而艱辛地工作著。他們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懷。然而,環衛工人仍然處于城市最底層的勞動者位置,他們所得到的待遇和報酬也是最低的。也就是說,環衛工人的付出與所獲是極不相配的。
就以宜賓市“不做老師甘當環衛10載”的曾蓉為例,她當“城市美容師”長達10年之久,并且還是“宜賓市城市建設一線先進個人”,而她的工資在2010年11月份前,只有每月520元。后來雖然給她漲了工資,也只有每月909元。10年加“先進個人”的工資還不夠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其他環衛工的工資就可想而知了。
這就不能不讓人思考一個問題,一些還不夠“最低工資標準”待遇的“城市美容師”們,他們最想得到、最該得到的會是什么?或者說政府最該給他們的是什么?如果帶著這個問題去聽聽“城市美容師”們的心聲,他們很可能說是“工資待遇”,而不是別的,包括去他國“考察學習”。
行文至此,筆者建議,如果當地政府部門真心尊重、關心環衛工,就該讓這種尊重、關心從他們的工資待遇上體現出來,當環衛工的收入多了起來,他們不就可以自費“出國考察”了,何至于要政府勞神費力? (張冰歌)
環衛工為“出國考察”正名
一線勞動者為什么不能“出國考察”?他們考察的中國香港、新加波等地,在城市管理和環境衛生方面都有著許多先進的理念、制度,一線環衛工人親臨現場,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對今后工作有利無弊。反倒是那些覺得一線環衛工人出國考察沒有效果的人,有些小瞧我們的一線勞動者了。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組織一線環衛工人出國考察,其中有學習交流的目的,但更多的是出于對一線勞動者的一種激勵,是對他們平日辛苦勞動的一種肯定。宜賓市有關方面也稱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營造社會各界關心愛護環衛工人的一種良好氛圍。而從那些已經出國考察的環衛工人的感受來看,這樣的目的基本達到了。
其實以筆者的看法,之所以有人對環衛工出國考察學習持懷疑的態度,更多的不是針對環衛工,而是針對“出國考察”這個詞語。本來不管是“出國考察”還是“考察學習”,都是很正面、很積極的詞匯,但是當“出國考察”成為一些官員的“專利”,尤其是當很多政府官員掛羊頭賣狗肉,讓“出國考察”成了公款出國游的代名詞,公眾對“出國考察”已經沒有什么好印象。
從這個角度來說,組織環衛工等一線勞動者出國考察學習,正是對已經偏離初衷的“出國考察”的一種正名。 (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