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天橋德云社里等待觀看演出的觀眾
在臨時倉庫里接受采訪的皮影藝人路寶剛
北京前門廊坊二條內的老字號“爆肚馮”
不僅僅是民間藝術,北京的“老字號”餐館也正在減少。“爆肚馮”的后代馮伏生告訴記者,曾經前門這一片除爆肚馮之外,還有很多“老字號”的小吃,比如白水羊頭、奶酪魏、祥瑞褡褳火燒等等,因為這一帶的商業沒有發展起來,這些年來很多“老字號”都沒了。
未來的舞臺有多大?
原宣武區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下稱“原宣武區非遺中心”)主管賀艷春表示,人們總是在擔心某一種傳統文化或民間藝術會消失,但其實不會,因為隨著現代文化藝術的日益豐富,一些傳統文化藝術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變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被現代人所接受和喜愛。包括皮影在內的非遺項目將會從這次行政區劃調整中受益。“新西城區設立后,原宣武區和原西城區的文化項目就可以被統一規劃,比如說原宣武區的皮影和原西城區的皮影就可以聯合起來發展;而在文化產業投入上,新城區也會考慮到南北的均衡,對于非遺保護投入的力度可能會更大。”賀艷春說。
民俗專家王作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自古以來,城南城北文化就是一個相互融合的整體,民俗文化從來都不是南城的專利,皇城文化也不是在故宮墻根兒才能找得到,無論城南城北,其飲食文化、民間習俗、婚喪嫁娶等都是一脈相承。
在談及新西城的文化保護時,現任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洋說,“西城區委區政府有責任、有能力、有信心保護和發展包括宣南文化在內的北京歷史文化。宣南文化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西城將來要著力打造的古都北京的一張名片,宣南文化將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得到傳承和超越。”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