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品牌”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評出世界上的五大“超常國”和五大“后進國”,前者國家雖小,但國際影響力卻很大;而后者表面上看國家實力強大,但國際的實際影響力卻相對很小。新加坡就是這五大“超常國”之一。
而對中國來說,新加坡就是李光耀,就是高效和廉潔的管理,就是美麗的花園城市,就是成功的蘇州工業園區。筆者在3月份有幸在蘇州工業園區作調查,無論是所接觸的蘇州市的官員,還是訪談的園區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都認為新加坡品牌,不僅是工業園區過去取得成功的原因,而且還是今后繼續保持競爭力的基礎。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筆者所訪問的在園區的歐美公司中,大部分都有新加坡人,或在新加坡的歐美公司中長期工作過的馬來西亞華人,參與公司的高層管理團隊。當筆者對此提出問題時,一個大致相同的回答是,這些人能熟練使用中英文,既熟悉歐美公司的技術和管理,又能和員工和中國政府的官員很好的溝通。當然,還有效率、誠實、認真,這些新加坡人的被公認的品牌特點。
從概念來說,品牌是一個產品所有無形特性的總和,是具有這一品牌的企業和經濟體獲得成功的基石。在過去幾十年的努力中所建立起來的,并獲得了成功的新加坡品牌,將會在當前的這場世界經濟結構的大調整中找到自己新的定位。
十年前,新加坡競爭力委員會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提交的報告書中曾經提出六大措施應對經濟危機,其中,在第五點——開拓新市場中,具體介紹了如下的新加坡品牌推廣措施:
一是市場多樣化:幫助本土公司開發并進入新的市場,彌補經濟危機帶來的區域內的需求下降,加強貿易促進激勵措施來鼓勵本土公司到國外投資,在國外設立促銷點,或參與國際直銷、特許經營等行銷活動。
二是投資促進:穩定并吸引更多的商業投資來新加坡,提供更多的資金給促進機構,使其能開展國際營銷和推廣,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貿易者、展覽者以及游客;建立完整的激勵機制來吸引外國公司接受新加坡關鍵服務中的整個價值鏈,比如貿易、運輸和后勤、營銷服務、電子商務和區域總部。
在即將到來的世界的中國時代,新加坡品牌可能需要加上的另一個新方向,就是如何幫助中國的企業走向世界。其一是總結新加坡品牌走向世界的成功經驗,通過咨詢、合作、應聘就職等各種方式,把這些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中國公司。
其二是通過新加坡品牌所派生出來的新品牌,合作走向世界。如蘇州新加坡工業園、正在江蘇的宿遷、南通、東南亞的老撾等地幫助建立新的工業園。
其三,新加坡的一些著名品牌,如新航、新加坡港務集團、星展銀行等,可以通過投資參股,把管理和國際經營的軟件帶進中國的一些著名公司和銀行,幫助他們把自己的現有的本土性品牌,區域性品牌,建設成世界性品牌。
而在以上這些過程中,無論是通曉雙語的新加坡年輕人,還是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專業人士,還是新加坡的現有企業和品牌,都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更大的發展空間。(楊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