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網劇網文成文化出海“新三樣”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數字時代下,以網文、網劇、網游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承載著東方神韻,在全球刮起“中國風”,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近日,以“數字時代下的文化出海:數字企業國際化推動文化交流”為題,瞭望智庫舉行研討會。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文化出海“新三樣”之于對外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面臨的挑戰困難和對策建議。
歐美同學會原黨組書記、秘書長,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王丕君認為,我國是數字經濟應用大國,有豐富的應用平臺、系統、技術、產品,形成了如網劇、網游、網文等全方位、多形態的數字經濟品牌,這些現象和要素成為我國綜合實力和當代文化的一部分。數字時代我國對外工作優勢疊加,加大文化出海正當其時。
在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看來,與包餃子、打太極、學漢語等“老三樣”相比,文化出海“新三樣”的重要優勢巨大。在傳播主體上,一對多、多對多,每個人都是創作者,每個人也都是接收者。傳播內容上,給所有的文化符號都設定了真實的生活場景,在熟悉中尋找陌生,在陌生中尋找熟悉,給受眾以各種時空自在穿梭的夢幻感。蒙曼認為,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碰撞出夢幻感,這也是文化出海“新三樣”在海外能夠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未來,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更是整個中國優秀文化走出去,其中包含著優秀的當代文化。
如何在數字時代繼續推動全球文化交流?王丕君建議,從國家層面要做好頂層設計和國內外統籌、資源整合、實施引領、平臺搭建、監管激勵;社會組織要各展其長,讓民間力量成為文化出海“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各類市場主體要各盡其能,把握數字時代文化交流的分眾化差別、把握文化消費規律、把握文化產品國際化的特征,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傳播力、具有中國特色的網劇、網游、網文等數字消費品,形成數字時代我國文化出海的新標簽、新品牌。
從產業的視角,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文化“新三樣”出海本質是文化貿易,我國數字技術更新迭代較快,數字化轉型布局較早,大大推動了文化貿易產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在積極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同時,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
此次研討會上,“對外傳播中,如何讓中國優秀文化深入人心”是專家們共同關注的話題。
數字企業出海肩負著更大的文化責任,其中包括了推動國潮出海與旅游引流,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魏鵬舉建議,隨著數字技術的持續迭代發展,越來越多的旅游可以在線上進行,在全球的任何角落,只要有網絡,就能夠在線沉浸式體驗中國的部分景區、觀賞中國文物。數字企業通過打造旅游的“元宇宙”,既可以推動國潮出海,又可以推動形成旅游業的新業態。
蒙曼呼吁,在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既要有足夠的松弛感,又要立意高遠,要把中國沉淀數千年的文化理念傳播給世界,比如生活美學、基于家庭倫理的社會倫理觀、天人關系,為解決世界問題、解決人類的困惑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