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本網獨家>

新時代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現狀與路徑思考

2024-12-16 14:24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國家和社會普及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活動,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科學能否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不僅取決于科學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科學能否進行傳播,以及進行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因此,科學需要進行傳播,才能讓公眾理解科學,進而保持科學理性,提升科學素質。

科普工作歷來受到我國黨和政府的重視,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普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創新性地將科普放到了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發展階段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作為國家科普能力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以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群體是科學知識的發現者、科學方法的傳承者、科學思想的實踐者、科學理性和科學精神的傳承者和弘揚者。通過支持和參與科普工作,科學家群體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所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推進科普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雖然科普已經不再是少數“明星科學家”的保留戰場,科普工作也不能單由科普作家來擔當,但是科普工作離不開科學家,尤其是“明星科學家”的參與,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本文從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價值入手,結合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現狀與形式,以及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現實問題,探索科學家群體開展科普的現狀與路徑,并就新時代如何更好地發揮科學家群體的作用提出建議。

科學家科普的意義和價值

從歷史上來看,科普的歷史與科學發展的歷史一樣悠久,在科學建制化和科學家職業化之前,科學愛好者就已經開始了向公眾傳播科學的工作,并涌現出了一大批“明星科學家”,他們激勵新思維,驅動科學爭議,強化公眾的理解,動員社會參與,并塑造政策。而科學家,尤其是院士在某種意義上作為當代的“明星科學家”,他們對科普活動的參與和支持更加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

科學家科普是科技工作者承擔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分別強調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強科普責任感和使命感”和“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歐陽自遠院士和郎景和院士分別指出,科學家要承擔科普的責任。從“元科普”的角度來說,科學家對于相應領域發展的前沿和知識的來龍去脈都應進行清晰的闡釋,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給出合理的展望,以及敘述科研過程中的獨特感悟。這是科學家科普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更是科技工作者們擔當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種體現。

科學家科普是深入落實“兩翼理論”的體現

雖然“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已經成為新時代開展科普工作的根本遵循,但是,科學家群體對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貫徹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也還沒有形成,“重創新,輕科普”的局面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叭瞬攀莿撔碌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比靠萍际范甲C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茖W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因此必須樹立“抓科普就是抓創新,抓創新必須抓科普”的理念,做到科技創新與科普同步推進,“發揮科技創新對科普工作的引領作用”“發揮科普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促進作用”,而科學家群體參與科普工作能更好地深入落實這一根本遵循。

科學家科普是發揮示范引領價值的體現

科普正在從“知識補課”轉向“價值引領”,在信息化時代,科普不能僅僅停留在傳播知識的初級階段。如今人們非常需要快速的科學思維能力,只有(掌握了)科學方法才能有效處理日常出現的新問題,而科學家科普則是以“硬科普”培養科學理性。同時,科學家科普的示范引領價值還體現在通過以身作則,深入一線開展科普工作,動員和帶動其他科研人員參與科普。

科學家科普是“活化”科學精神與科學家精神的體現

科學精神應該是科研人員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所探索、積累和傳承下來的,“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教科書上簡單的定義并不能傳達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要義與核心,最佳的方式是通過展示求得這些成果的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科研人員所展現出來的行為。因而科學家科普有助于更好地將固化在這一群體身上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活化”,成風化人,進而“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科學家科普是進一步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的體現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把“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作為“十四五”時期五項重點工程之首。科技資源的內涵極其豐富,而科學家通過參與和支持科普能夠將科研與科普實現有機結合,把科技智力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進而促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將科學思維方式融入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最終提升科學素養。

科學家科普是扭轉“薩根效應”的體現

傳統上,科普工作得不到科學家的重視,有些人輕視,甚至對科普工作不屑一顧,還對其他科學家的科普工作指指點點。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打擊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熱情和積極性,“薩根效應”可能會引發科學家的擔憂,并被內化為消極的個人規范,進而阻礙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國內有科學家也曾無奈地表示,科普只能“偷著搞”,甚至科普也被認為是“小兒科”,做不好科研的人才去做科普。以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可以打破“薩根效應”,扭轉“做不好科研的人才去做科普”的刻板印象,實現科研、科普的“雙豐收”和“兩手都要硬”。

我國科學家開展科普的現狀與形式

“科普承擔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家故事的任務,做科普是科學家的一種責任。”《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也明確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強科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隨著科普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和公眾獲取信息途徑的更迭,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形式也變得愈發多元和豐富。

科學家參與科普的政策環境日益向好

政策環境是科學家參與科普的重要支撐條件,進入新時代以來,一系列科普政策的出臺和落地為科學家參與科普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就科普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年來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新時代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意見》等。202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改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公告顯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將新增并單獨設立科普人員一章,提出要“鼓勵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為科普人員提供有效激勵。”從現實來看,科普工作者也亟須解決職業發展路徑的問題,有關政策的出臺也為他們提供了職業發展的保障,自2019年5月起,北京、湖南、安徽等10多個省級行政區先后開展了圖書、文物與博物館、研究等系列的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為科普工作者解決了實際問題。再以健康科普從業者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省級行政區都出臺了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相關實施方案,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的科普作品被納入評審的范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于2023年啟動了在京中央單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這些都為專門從事科普工作的科學家開辟了職業發展的路徑。

科研人員參與科普的技術條件日益豐富

傳統上,科學家參與科普往往要借助廣播、電視、報紙、圖書等傳統形式或者開展線下的面對面科普講座,但是隨著社交媒體的日益繁榮和各種自媒體的不斷涌現,再加上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廣泛使用,科學家開展科普的技術手段日益多樣,形式日益豐富,科普也能利用這些技術不斷拓展傳播的邊界,進而擴大效果和影響。正如英尼斯在《帝國與傳播》中所表述的那樣,“一種新媒介的長處,將導致一種新文明的誕生”??蒲腥藛T依托各種新興的技術條件,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傳播的內容。例如,美麗科學團隊借助前沿科學可視化技術打造的具有國際視野的“美麗科學”科學可視化技術平臺;2016年,央視綜合頻道周末黃金時段推出的《加油!向未來》首次把科學實驗搬上電視熒屏,充分利用了當前的技術條件,為觀眾呈現出了“硬核”的科普節目,而這也是技術條件成熟為科學家參與科普帶來的效果。此外,科學家還利用成熟的技術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或者2種形式相結合的科普講座,如“格致論道”、《科學公開課》、“星空講壇”等活動。同時,組織方也可將講座內容進行剪輯等二次加工,在網絡平臺上廣泛傳播和擴散,讓科學惠及更多的受眾。

科學“大咖”日益走入短視頻平臺,科學成為公眾追捧的對象

根據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我國已經有10.79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達76.4%,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0.44億人和10.26億人,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社交媒體也成為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抖音、快手、嗶哩嗶哩(B站)等泛知識類平臺的數據均顯示,大量的科學家活躍在社交媒體,尤其是短視頻平臺上,使得科學成為公眾追捧的對象。① 抖音?!?022抖音知識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有45位院士、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抖音分享科學理論和研究成果,抖音上認證的教授接近400位,同時抖音上共有3.5萬名認證醫生,累計創作了443萬篇科普內容。② 快手?!?023快手泛知識報告——知識的實用與浪漫》報告顯示,2022年,快手泛知識創作者數量達126萬,快手提供超過3 600萬場知識類直播,粉絲數超過10 000的泛知識創作者視頻發布量為1.1億個,泛知識內容觀看時長達2.1萬億分鐘。③ 嗶哩嗶哩。嗶哩嗶哩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汪品先等7位院士開通了嗶哩嗶哩賬號,共發布視頻418個,總獲贊達745萬,總播放7 500余萬次。

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積極性不斷提升

科學家群體積極參與各種科普講座和科普活動,“科學與中國”組織的院士專家巡講活動已經進行了20年,已舉辦報告會2 000余場,未來每年將有1 000多位兩院院士參與1 000場以上的科普活動。此外,一批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等優秀的科學家加入科普圖書創作之中,擔綱科普圖書的作者和編者,大大提高了科普作品的水平。以2022年發布的各類書單為例,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科普類(共6種)中有3種是由科學家參與編創的原創科普圖書;2022年度“中國好書”科普生活類(共5種)均為科學家參與編創的原創科普圖書;“2022年度十大科普作品”(圖書共4種)有2種是科學家撰寫的原創科普圖書?!翱茖W與中國”也已經出版了“科學與未來”院士科普圖書(3種)與“科學走近公眾”院士科普圖書(2種)。此外,在“四個面向”等重點領域也活躍著一批從事科普創作的科學家。例如,由18位院士主筆創作的“院士解鎖中國科技”叢書涉及醫藥衛生、信息等眾多領域,展現了院士群體參與科普創作的積極性。

我國科學家開展科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科學家職業角色演變的視角來看,科學家對科普工作的參與經歷了“合—分—合”的發展過程。隨著科學日益地融入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呼吁科學家能夠向公眾解釋科學,科學共同體也呼吁和要求他們的成員參與到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之中,很多科學家也意識到了科普能夠反哺科研。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站到了“聚光燈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普的高質量供給,進而助力全民科學素質的普遍提升。然而,科學家開展和參與科普仍然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部分科學家存在著“知行反差”

曾有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受訪科學家都認為科普是科學家的責任,但是在具體的科普實踐中,科學家群體卻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知行反差。這種反差是在認識上會表示科普工作很重要、需要加強,但是在行動上卻畏縮不前,甚至不會采取真正的行動。這可能受到科學家參與科普的自我效能、反應效能,以及時間等變量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科學家在科普工作上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四不”(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長)窘境中的不愿與不屑。

參與和支持科普的科學家數量上還有待提升

科學技術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數量為199.67萬人,雖然該數據并未明確表明科學家所占的比重,但是客觀地說,其數量肯定不足,2022年我國的科研人員總數就已經超過了600萬人。伯納姆認為,科學敗給迷信的原因就在于科學家把舞臺讓給了別人,自己卻離開了科普的陣地,這就是“科學人”的退位。同時,科學家的缺席也給偽科學和謠言的傳播擴散留下了“生態位”,進而損害了科普以及科學本身。抖音平臺在2022年面向科普內容創作者群體的主創人員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科研人員是缺位的。

科學家的科普能力有待提升

作為一個國家向公眾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實力,科普能力主要包括科普創作、科技傳播渠道、科學教育體系、科普工作社會組織網絡、科普人才隊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觀管理等方面,科學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科普能力??破詹粌H需要科學家有扎實的科學儲備,更需要科學家掌握必要的傳播技巧,科研做得好未必就能做好科普。一直以來,科學家接受的是如何做好科研的培訓,而非如何做好科普的培訓,因而科普是“一個需要學習的新技巧”。在科普上頗有建樹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盧瑟福、拉格朗日等都曾經對如何做好科普進行過深刻的論述。錢學森曾經表示,“做好科普工作并不是簡單的事情,而把專業化的問題向外行人講清楚,對于科技人員來說也并不容易”??茖W家的科普能力取決于“科的能力”與“普的能力”中最弱的那項,而且科學家做科普容易陷入“有科沒普”的極端,對于受眾來說,某些科學家的科普不容易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歸因于科學家的科普能力不足。

鼓勵科學家參與科普的相關政策急需落地

在促進科學家參與科普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政策與機制的“雙管齊下”。當前,關于科學家參與科普的政策環境相對完善,但是某些科學家個體所在單位并沒有配套政策,或者相關政策并沒有完全落地實施?,F實中,就曾有科研人員表示,他們所在的機構或者部門并沒有將科普納入績效和職稱評價的參考指標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從事科普的積極性。

做好我國科學家科普的建議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科技工作者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普事業,自覺承擔科普責任?!弊龊每破招麄鞴ぷ魇敲恳粋€科技工作者分內的事,科學工作者獲得成果時,就有責任向人民做報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2.93%。而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已經成為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信息時代既為科普工作提供便捷和迅速的通道,也對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難題。以“成見在前、事實在后;情緒在前、客觀在后;話語在前、真相在后;態度在前、認知在后”為特征的后真相時代更加迫切需要科學家群體參與和支持科普工作,通過各種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高質量的科學內容,推動科普工作從傳播科學是什么向講述科學為什么轉變、從有效向負責任轉變、從知識補課向價值引領轉變。

提升對科普重要性的認識

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毋庸贅言,很多科學家也在大眾媒體上發表過一些論述,探討科普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參與科普工作的角度來說,不論某個科學家是否真正地參與了科普工作,都有必要對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共識,進而在科研工作的過程中納入“科普思維”,避免將科普視為科研“副產品”的狀況。同時,科學家要擺脫看待科普的“第三者視角”或“上帝視角”,而是要從科普能夠給科研帶來何種益處的視角看待科普這件事情。做到科研與科普“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只有將科普作為科學家的內生動力,科學家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針對熱點話題及時傳遞科學界理性的聲音,推動科普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向闡釋科學“為什么”的方向轉變,以及向價值引領轉變,擠壓偽科學傳播和擴散占據的空間和“生態位”,助力公眾養成良好的科學認知和科學意識,掌握區分事實和觀點的能力與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辨別的能力,推動科學素質的穩步提升。

增加科普從業者的數量,提升科普人員的能力

與我國巨大的人口規模相比,科普人員數量遠遠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破展ぷ鞑荒軆H僅依靠科學家來做,也不是某些科學家“單打獨斗”就可以實現的,科普需要形成“集團軍”,需要打造科學家科普團隊。“三三制”是一種科普團隊模式,即面向三類主體組建復合型創作團隊,梳理創作流程,形成三步走流水線模式。由科學家擔任首席科普專家,籌劃建立院士、專家科普工作室,打造老中青結合的科普團隊,推動科普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豐富專家資源,匯聚科技人才,擴大科普隊伍,助推大科普格局的形成。有研究顯示,科學家科普會表現出很強的劃界意識,在強調自己權威性的同時,讓其科普內容也難以與受眾互動。這也恰恰表明,打造各負其責的科普團隊才能在科學性與通俗性之間實現平衡,與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同時,科研做得好并不等于一定能做好科普,因為科普是一門需要學習的“新的技能”,有必要針對科學家群體開展必要的培訓,開發科普培訓體系和課程,提升科普從業者的科普能力,改善科普效果。

進一步推動科普相關政策的落實,筑牢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制度保障

對于科學家參與科普,我國有著相對完善的科普政策體系,但仍需推動政策落地實施。在科普作為國家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大背景下,要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看待科普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需要推動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充分發揮政策優勢,釋放政策紅利,將政策要求轉化為科研人員做科普的內在動力。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仍有科學家和科研人員開展科普不能獲得所在單位或部門認可的情況,因而有必要結合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科普政策制定適合本單位或本部門的細則,為科學家積極參與科普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和組織保障,解除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后顧之憂。例如,2023年9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新時代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意見》就提出采用大必須、小鼓勵的“分類實施科普引導政策”,資助強度較大的項目“應當圍繞項目實施開展科普工作”,而資助強度較小的項目類型要“鼓勵科研人員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普工作,將科普成果列入項目成果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貫徹了科普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有利于推進“抓科普就是抓創新,抓創新必須抓科普”。

全方位加強高質量的全媒體科普內容供給,將硬科技轉化為硬科普

當前,科普渠道越發多元,媒介平臺化和平臺媒介化的趨勢更加明顯,科普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和渠道,提供高質量的科普內容。通過打造高端科普產品,可以將硬科技轉化為硬科普,滿足受眾的不同需求。同時,自媒體也為致力于參與科普工作的科學家群體提供了平臺和相應的渠道,一些有著良好“網感”的科學家利用社交媒體和線上平臺開展科普工作受到了用戶的廣泛歡迎,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因而科學家群體可以考慮通過自媒體平臺開展科普工作,將“元科普”內容傳遞給廣大公眾,激發公眾的科學熱情,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圍??破盏母哔|量供給,需要科學家群體的積極參與,樹立“大科普”理念,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發展格局,助力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作者:王大鵬、黃榮麗、陳玲,中國科普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