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發展要聞>

我國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2024-09-04 09:18

來源:工人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自然資源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部署,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完善建設用地市場制度和規則、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穩妥有序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方面實施一系列改革新舉措,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土地市場制度規則不斷完善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優化土地管理、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出了明確要求。

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就是要解決土地市場制度規則不完善、不統一,區域、城鄉市場發育不均衡等問題,促進公平競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效率。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制度和規則。例如,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擴大國有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范圍,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市場交易和監管規則。

此外,為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先后推出了4批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推薦目錄。今年6月發布的第4批目錄收錄了來自26個省(區、市)的38個典型案例,聚焦“用存量換增量”“用地下換地上”“用資金、技術、數據換空間”,引導各地進一步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我國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較2012年下降近45%,全國耕地總量連續第3年保持凈增長。

推動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決定》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2023年10月1日,自然資源部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通土地二級市場交易服務平臺,提供“供需信息、交易撮合、公開競價交易、合同賦碼、統計監測”等5方面的功能,實現在全國范圍內匯集供需信息,促進市場信息公開透明,從而實現更大范圍資源配置、更高效率要素保障、更高水平供需匹配。

激活二級市場的目的是推動盤活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自然資源部門持續創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有效調動各方盤活存量土地的積極性,走出一條優先使用存量土地的高質量發展新路。2023年9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推動15個?。ㄊ校┑?3個城市開展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支持試點城市重點從規劃統籌、收儲支撐、政策激勵、基礎保障4個方面探索創新政策舉措,積極穩妥、有力有效地推進試點工作。

針對盤活房地產存量土地存在的開發難、轉讓難、收回難等問題,自然資源部近日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出臺了3方面18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18條”),對存量房地產用地采取適度“松綁、放活、讓利、簡化”等政策,支持各地穩妥處置閑置存量土地。從各地反饋看,用好“18條”為企業紓困已取得初步成效。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穩妥有序入市

《決定》強調,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是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重要舉措。

2023年3月,自然資源部印發《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全面啟動新一輪試點。

據統計,2023年,全國350個縣(市、區、旗)共試點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719宗,宗地面積1.31萬畝,總成交金額185.2億元,繳納增值收益調節金22.98億元,留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91.76億元,分配農民個人10.83億元。

各試點地區根據工作方案,盤活閑置存量建設用地,優先用于支持鄉村振興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此過程中,試點地區探索建立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的交易規則和服務監管制度,在入市服務、收益分配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增強了鄉村產業發展用地保障能力,增加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