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本網獨家>

反對經濟“去中國化”是中歐推不掉的責任

2023-05-18 11:0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項目負責人、博士、助理研究員

近期,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對德國、法國、挪威三國進行訪問。這是中歐關系在經歷“高訪熱”后持續高層交往,加強戰略溝通熱度的重要舉措。而面對近期歐盟掀起的所謂“去風險化”討論,秦剛擲地有聲地作出中方有力回應,表明了中方堅決反對經濟“去中國化”立場,希望中歐繼續推進互利合作,作出有利于雙方和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

秦剛表示,中國對歐方聲稱的“去風險”表示關切,如果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那就是在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在與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會談時,秦剛表示中德應堅持正道,共同反對“新冷戰”、反對“脫鉤斷鏈”,為世界和平繁榮注入信心和動力。這些表態都點明了中國對于歐方提出對華合作“去風險”的一些危險舉措的關切。

按照歐方一些政客的邏輯,在某些領域歐盟對華進口占了大頭,就意味著歐盟面臨風險,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無稽之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資源稟賦和經濟稟賦差異明顯,很容易體現在對外貿易之中。一些國家對另外一些國家資源能源等出口份額巨大,很大程度上是由相互經濟需求的市場邏輯驅動。當前,中國立足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推進以和平發展、人民富裕、生態和諧為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堅守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如何能對其他國家造成風險和威脅?

而按照歐方一些政客的邏輯,烏克蘭危機后美國占歐盟天然氣進口比重從6.3%一躍升至16%,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石油來源國,一度占歐盟石油進口的18%,這種依賴上升難道不是挑戰和威脅?而美國長期奉行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推動全球地緣政治對抗,在世界各地制造戰爭、動蕩和“顏色革命”,在經濟領域大搞“脫鉤斷鏈”、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誰是真正的經濟威脅一目了然。

事實證明,中歐是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是合作共贏的兩大伙伴。中歐關系走過近半個世紀,其中最大的經驗就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才是成功之道。自中國和歐盟前身歐共體在1975年建交以來,雙方的經貿關系已逾近半個世紀,經歷了從小到大,全面發展和覆蓋的進程,中歐雙邊貿易額從每年數億美元發展到如今每天有23億美元的貨物往返于歐亞大陸之間,雙方經濟上的彼此倚重也得到了極大加深。自2004年以來,歐盟連續1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1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突破8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22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高達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在國際經濟環境日趨復雜、負面因素持續沖擊背景下,仍然取得較突出的成績,彰顯中歐經貿關系的強大韌性和黏性。

中歐經貿發展也為各自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產業鏈和物流張力陡增,使各個經濟體將如何保障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供應穩定可靠擺在經濟政策的優先位置,而中歐合作則從各個層面為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有效支撐。

從物流方面來看,中歐班列在全球海運、空運遭受多種不確定性沖擊時提供了既經濟又穩定的選擇。2022年,中歐班列開行數和發送標箱數分別達到1.6萬和160萬,同比分別增長9%和10%。中歐物流戰略大通道作用更加凸顯,充分發揮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擴大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同時也是中歐經貿合作打通歐亞經濟管道、惠及整個歐亞大陸的標志。

從產業聯通上看,中歐雙方都通過彼此深度互聯互嵌而實現共贏。中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的所有工業門類,具有深厚的制造業產業縱深基礎、龐大而高效的產業勞動力隊伍以及物流、基建、生產能源等方面完善的配套設施,可以為歐洲高端制造業提供保障有力、符合數量與質量要求的中間產品,覆蓋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這也是德國三大車企、法國空客集團等大企業不斷在華深化投資,放眼全球市場的重要原因。

此外,隨著歐洲持續鞏固自身能源和經濟綠色轉型的進程,中國質優價廉、供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設備和技術產品正成為歐洲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風電機、光伏太陽能板、電動汽車、蓄電池等產品很好滿足歐洲企業和民眾的需求,為歐洲以更低經濟成本和更高效率推進碳中和進程作出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歐盟在綠色氫能技術、海上風電技術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水平,面對中國巨大的用能需求和廣闊的綠色產業發展空間,歐洲企業的優勢將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內陸腹地中大有可為。

當前,各個國家普遍將保障自身經濟體系運轉的穩定性和韌性視作內外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但各國越是要追求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越是要將深化國際合作、推動開放互信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攜手與共、守望相助來應對未知的風險和挑戰。中歐作為全球人口規模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雙方的高質量市場、高水平經濟結構進一步對接將持續釋放1+1>2的集聚效應,為雙方和全球繁榮發展提供更多貢獻和動力。

【責任編輯:劉夢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