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未來幾年,推進東北經濟一體化,初步考慮是: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目標,以城市圈為載體,以優化區域產業空間結構為重點,以國有經濟布局一體化為關鍵,以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基礎,以開放布局一體化為引領,合力打造東北經濟增長極,形成區域改革發展新布局。”2月18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統籌安全與發展——推動東北振興新突破”專家座談會上如是說。
遲福林建議:一是以東北經濟一體化形成統籌安全與發展的產業布局;二是以東北經濟一體化形成統籌安全與發展的國有經濟布局;三是以東北經濟一體化形成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開放布局。
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體系
作為老工業基地,東北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種類齊全、技術水平先進,工業成熟度高,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工人訓練有素,同時科教基礎好,擁有一大批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這幾年,東北地區產業結構有所優化,但產業同構、布局不優的矛盾仍比較突出。”遲福林舉例說,“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同時匯集了汽車、石油和化工、造船、航空、機床、風動工具、電線電纜、重礦設備等產業,低水平、重復競爭的矛盾仍比較突出,并成為制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遲福林指出,放大區域基礎產業優勢。把做大做強做優裝備制造業作為東北產業一體化的重點,到2025年初步形成區域協同、開放創新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體系。
打造一批優勢產業集群。他認為,“要在工業母機、船舶制造、航空制造、核電化工裝備、高鐵客車、工業機器人制造等發展基礎比較好的重點領域實現強強聯合,形成一批引領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優勢產業集群。”
將“東北制造”升級為“東北智造”
“應在‘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布局上努力實現創新突破。”遲福林列舉數據說,從研發經費投入來看,2020年,東北三省一區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約為1.42%,其中遼寧為2.19%、吉林為1.30%、黑龍江為1.26%、內蒙古為0.93%,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0%,與東部沿海省份的差距更大。他強調,“這就需要東北地區顯著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將‘東北制造’升級為‘東北智造’‘東北創造’。”
“把調整優化國有經濟布局作為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重要目標,爭取到2025年,國有經濟在推進東北產業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中的作用明顯增強,基本形成以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帶動民營企業發展的新格局。”遲福林認為,要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區域互聯互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跨省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東北地區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并構建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大通道。
布局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大平臺
“東北全面振興要與加強同東北亞區域經貿合作統籌設計、統籌推進,爭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東北地區協同融入東北亞經濟圈的新格局。”他建議,“布局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大平臺。以沿海城市為重點建設面向東北亞的重要開放門戶,以大連為龍頭,加快整合沿海城市港口資源,形成合理分工、錯位發展、資源共享的港航一體化新格局;同時,發揮遼寧、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在開放合作中的引領作用。”
“加快推進東北參與東北亞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遲福林認為,力爭未來5-10年建成覆蓋東北主要節點城市和口岸城市,聯通東北亞各國的國際交通網絡體系,以促進東北亞經濟走廊建設進程。
“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目標的東北經濟一體化,需要解放思想,主動作為,大膽改革創新。”遲福林建議,一是盡快制定東北國企國資戰略布局優化調整規劃;二是圍繞東北經濟一體化形成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行動計劃;三是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關鍵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突破;四是盡快形成東北經濟一體化高規格、強有力的跨省區協調機制。
此次專家座談會由東北大學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